《干越亭》

时间: 2025-01-04 09:42:48

楚水萧萧多病身,强凭危槛送残春。

高城自有陵兼谷,

流水那知越与秦。

岸下藤萝阴作怪,桥边蛟蜃夜欺人。

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

意思解释

干越亭

原文展示:

楚水萧萧多病身,强凭危槛送残春。
高城自有陵兼谷,流水那知越与秦。
岸下藤萝阴作怪,桥边蛟蜃夜欺人。
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

白话文翻译:

楚水潺潺,萧瑟的景象与我多病的身体相映成趣,我强忍着病痛,倚靠在危危的栏杆上送走这残缺的春天。
高耸的城楼,四周既有陵墓又有山谷,奔流的河水又怎会知道越国与秦国的恩怨呢?
岸边的藤萝树影交错,似乎在作怪;桥边的蛟龙与蜃气夜晚更显得诡异。
琵琶洲远望,江边村庄辽阔,回首征途,泪水已湿满手巾。

注释:

  • 楚水:指楚地的水,楚国的水域,诗中象征着忧愁与病痛。
  • 危槛:指危险的栏杆,表明诗人处于一种不稳定和危机的状态。
  • 陵兼谷:指高城周围既有坟陵也有山谷,表达了历史的积淀。
  • 蛟蜃:传说中的水怪,象征着夜晚的幻影与不安。
  • 琵琶洲:可能是指江边的一个地方,琵琶是古代乐器,暗示着乡愁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孟浩,生于晚唐的诗坛时期,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罗隐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诗作多表现个人的忧虑、孤独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干越亭》创作于诗人旅途之际,可能是他在江边感怀故土、念及离别时的心境。诗中的楚水与高城,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病痛。

诗歌鉴赏:

《干越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伤感。开篇以“楚水萧萧”引入,水的声音象征着悲凉,反映了诗人多病的身体与内心的忧愁。接着,诗人以“高城自有陵兼谷”说明历史的积淀,暗示着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中间的“流水那知越与秦”,表达了对历史恩怨的淡漠,流水无情,只知流淌。接下来的描写又回归到夜晚的静谧与恐惧,岸下的藤萝与桥边的蛟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最后两句“琵琶洲远江村阔,回首征途泪满巾”,通过对故乡的描绘与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浓厚的乡愁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水萧萧多病身:楚水的萧瑟声与诗人自身的病痛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惆怅。
  2. 强凭危槛送残春:诗人忍耐病痛,倚靠栏杆送走春天,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3. 高城自有陵兼谷:高城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沉重,陵墓与山谷交织,暗示历史的沧桑。
  4. 流水那知越与秦:流水不知历史恩怨,表达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5. 岸下藤萝阴作怪:藤萝的影子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暗示内心的不安。
  6. 桥边蛟蜃夜欺人:夜晚的蛟蜃增添了神秘感,表现出对未知的恐惧。
  7. 琵琶洲远江村阔:描绘江边的村庄,展现对故乡的思念。
  8. 回首征途泪满巾:回顾旅途,泪水已湿满手巾,表达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水与历史恩怨类比,表现出历史的无情。
  • 拟人:藤萝和蛟蜃被赋予了感情,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忧伤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水:象征着忧愁与病痛。
  • 高城:历史的象征,表示沧桑与无奈。
  • 藤萝:象征着阴影与不安。
  • 蛟蜃:夜晚的幻影,代表着未知的恐惧。
  • 琵琶洲:乡愁的寄托,反映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楚水萧萧”中“萧萧”指的是什么?

    • A. 急促
    • B. 萧瑟的声音
    • C. 温暖的风
  2. 诗中提到的“高城”象征着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过去的历史
    • C. 自然的美丽
  3. “回首征途泪满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愤怒
    • C. 伤感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但李白的诗多了一份洒脱与豪放,而罗隐则更显沉重与忧伤。
  • 杜甫《春望》:两者都在描绘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但杜甫更关注国家的命运,罗隐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注释与赏析》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