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花(一作杨发诗)
已叹良时晚,仍悲别酒催。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
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白话文翻译:
已感叹美好时光已经晚了,仍然为离别的酒而悲伤。
温暖的花香随着日落而消散,轻柔的花瓣随风飘回。
眉黛收起,愁绪满怀,歌扇也无力自持,妆容已残,镜台前泪水涟涟。
繁茂的阴影无须自夸,终究是与尘埃共存。
注释:
字词注释:
- 叹:感叹,表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良时:美好的时光。
- 别酒:离别时的酒,表达悲伤之情。
- 暖芳:温暖的花香。
- 轻片:轻盈的花瓣。
- 黛:眉毛的颜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
- 愁歌扇:因愁苦而无力自持的歌扇。
- 妆残:妆容已然残破。
- 繁阴:浓密的阴影。
- 矜衒:自夸,炫耀。
- 尘埃:比喻世俗的烦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离别、时光流逝的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唐代诗人,生于今江苏省。罗隐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于世,尤其擅长描写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残花》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借花残之意,抒发对生命的惋惜与离别的愁苦。
诗歌鉴赏:
《残花》以“残花”为引子,借用花的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流逝。首句“已叹良时晚”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已逝的惋惜。接下来的“仍悲别酒催”则将离别与酒结合,展现了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仿佛在饮酒之际,又引发了对离别的深思。
“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描绘了花香随着日落而消散,花瓣在风中飘荡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流动与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则是对女子愁苦形象的细腻描写,愁苦之中,妆容已残,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最后一句“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则是一种哲学思考,繁茂的阴影并不需要自夸,最终都要归于尘埃,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叹良时晚:已然感叹美好时光已晚,暗含对过去的怀念与惋惜。
- 仍悲别酒催:即使在美好时光已逝的情况下,离别的酒仍然催促着愁苦。
- 暖芳随日薄:温暖的花香随着日落而渐渐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失。
- 轻片逐风回:轻盈的花瓣随着风飘荡,呈现出一种无奈的美。
- 黛敛愁歌扇:眉黛收起,愁绪满怀,映衬出内心的悲伤。
- 妆残泣镜台:妆容已然残破,映照出女子的泪水与伤感。
- 繁阴莫矜衒:浓密的阴影无需炫耀,表达对浮华的冷淡态度。
- 终是共尘埃:最终一切都要归于尘土,强调人生的脆弱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凋零比喻为人生的无常。
- 拟人:花瓣在风中“逐回”,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形成优雅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凋零与人生的离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
- 愁歌扇:代表内心的忧伤与无力。
- 镜台:映射出自我反思与内心的脆弱。
- 尘埃:象征尘世的烦扰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残花》中的“良时”指的是什么?
- A. 好的时光
- B. 生命的尽头
- C. 花的盛开
- D. 离别的场合
-
诗中提到的“别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悲伤
- D. 期待
-
“终是共尘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对生命的无畏
- B. 对世俗的厌倦
-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离骚》屈原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罗隐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