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述怀》
时间: 2025-01-04 08:44:2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行香子·述怀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白话文翻译:
在清静的夜晚,没有尘埃。月光如同银子一样明亮。酒斟的时候必须要斟满十分。那些浮华的名利,真是虚无而又劳心。叹息着人生如同瞬间的骏马,石中的火焰,梦中的身影。即便怀抱着文章,开口时又有谁来亲近呢?不如尽情享乐,回归天真。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做一个闲散的人呢?对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
- 清夜无尘: 指夜晚宁静、清澈,没有尘埃。
- 月色如银: 月光明亮,像银子一样。
- 浮名浮利: 浮华的名声和利益,指人生中的虚名和物质利益。
- 叹隙中驹: 叹息时间如同瞬息而逝的骏马。
- 石中火: 指火焰被困在石头中,象征内心的渴望被压抑。
- 梦中身: 形容人生如梦,瞬息万变。
- 陶陶乐尽天真: 享受生活,回归纯真。
- 闲人: 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苏轼遭贬时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淡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政治风波中,他反思人生,渴望归隐。
诗歌鉴赏:
《行香子·述怀》是苏轼在清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酒香四溢的心境写照。整首词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苏轼以清晰的意象描绘出夜晚的宁静和月色的美丽,接着引出对浮名浮利的批判,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词中的“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组意象,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内心的渴望与人生的虚幻,深刻而又哲理。后半部分则转向对闲适生活的憧憬,表现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句,体现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夜无尘: 夜晚的清静没有尘埃,象征内心的宁静。
- 月色如银: 形容月光的明亮,使人心境开阔。
- 酒斟时须满十分: 在享受生活时要尽兴,表明对生活的热爱。
-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批判名利的虚幻,强调精神的疲惫。
-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通过比喻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虽然有才华,但与人亲近却难。
- 且陶陶乐尽天真: 主张享受生活,回归本真。
-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渴望归隐,追求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 “隙中驹”、“石中火”等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与内心的渴望。
- 对仗: “浮名浮利”对称,增强了语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月色: 象征宁静与美好,映照出内心的清澈。
- 酒: 代表生活的享受与乐趣。
- 琴: 象征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云: 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的《行香子·述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C. 对历史的反思
-
词中提到的“浮名浮利”是指什么?
- A. 真实的财富
- B. 虚幻的名声和利益
- C. 诗人的成就
-
词中“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继续奋斗
- B. 归隐闲适
- C. 追求名利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同为大诗人,但苏轼更注重生活的哲理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表达对月夜的美好感受时,虽有不同的着重点,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