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赠送)》
时间: 2024-09-19 21:5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赠送)
苏轼 〔宋代〕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芒。
欢颜为我解冰霜。
酒阑清梦觉,春草满地塘。
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
功成名遂早还乡。
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提到“诗句端来磨我钝”,意指诗句的力量可以磨练人的思维,然而“钝锥不解生芒”则暗示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困顿。接着,作者通过“欢颜为我解冰霜”表达了友人的暖心关怀。在酒阑时分,清梦惊醒,春草满地,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随后,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共采芸香的情景,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已渐渐老去。最后,诗人表达了“功成名遂早还乡”的愿望,期待回到故乡,重温旧日的美好时光。
注释
- 磨我钝:指磨练自己的思维和才智。
- 钝锥:钝的锥子,这里用来比喻思维迟钝。
- 生芒:产生光芒,指思维的灵活。
- 欢颜:面带欢笑。
- 解冰霜:解除心头的寒冷和困惑。
- 春草满地塘:春天的草长满了池塘边,描绘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
- 雪堂坡下:指雪堂坡,暗示作者老去的生活环境。
- 采芸香:指过去与友人一起采摘香草的情景。
- 功成名遂:事业成功,名声显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广泛,涵盖诗、词、文、赋等多种体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政治波折后的心境与对友人的思念。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作者渴望归隐故乡,期望再度与友人相聚。
诗歌鉴赏
《临江仙(赠送)》是苏轼在晚年创作的一首词,诗中融汇了对自然的观察、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词的开篇通过“诗句端来磨我钝”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与思考,暗示诗歌的力量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与智慧,而“钝锥不解生芒”则反映出一种自我怀疑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欢颜为我解冰霜”表达了友人对他的支持与温暖,突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在描绘春草满地的场景时,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一种重新开始的希望油然而生。
随着回忆的展开,诗人提到与友人共同采香的往昔,唤起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结尾处“功成名遂早还乡”,表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渴望在故乡与友人重聚,回归平静的生活。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生动性,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句端来磨我钝:诗歌的力量让我变得更敏锐。
- 钝锥不解生芒:但我却因迟钝而无法领悟其中的精髓。
- 欢颜为我解冰霜:友人的笑容让我感到温暖,驱散了我内心的寒冷。
- 酒阑清梦觉:饮酒之后,清醒在梦中。
- 春草满地塘:春天的草长满了池塘边,生机盎然。
- 应念雪堂坡下老:你应当记得我在雪堂坡下渐渐老去。
- 昔年共采芸香:我们曾一起采摘芸香的往昔。
- 功成名遂早还乡:我希望在事业成功后能早日回到故乡。
- 回车来过我:愿你回车时能过来探望我。
- 乔木拥千章:高大的树木环绕着我,象征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磨刀石,暗示其磨练心智的功能。
- 拟人:将春草与友人的笑颜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生与再出发的可能。
- 冰霜:象征困扰与冷漠,表现出孤独与失落的心情。
- 雪堂坡:代表着过去的生活与岁月的积淀,隐喻人生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句“欢颜为我解冰霜”中的“冰霜”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心中的困扰
- C. 自然景象
- D. 友人的笑容
-
苏轼希望在“功成名遂”后做什么?
- A. 继续留在朝廷
- B. 归隐故乡
- C. 游历四方
- D. 写诗作画
-
诗中提到的“昔年共采芸香”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友人的支持
- B. 过去的美好回忆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生活的抱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达对月亮与人生的感慨。
- 《青玉案·东风破》:李清照的词,描绘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追忆。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临江仙》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更偏向于对友人的思念和归隐生活的渴望,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饮酒的豪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