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白话文翻译:
我又要回归田园,虽然还有些稻谷未收割。
建造场地怜惜那些蚂蚁,允许村里的孩子来拾取谷穗。
落锤时光辉如白,除去麦芒的红色谷粒。
加餐可以帮助老人,仓库中的粮食安慰着漂泊的蓬草。
注释:
- 复作:再一次,重新。
- 归田:回到田间务农。
- 获稻功:收稻子的功劳,指尚未完全收割的稻谷。
- 筑场:搭建场地,晒粮食的地方。
- 怜穴蚁:怜悯地看着蚂蚁在自己的穴中忙碌。
- 拾穗:捡拾谷穗,指农民收割后留下的粮食。
- 落杵:指打谷时落下的杵。
- 光辉白:打下的稻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除芒:去掉谷物表面的麦芒。
- 加餐:增加一顿饭。
- 扶老:帮助老人。
- 仓庾:仓库,存放粮食的地方。
- 飘蓬:漂泊的蓬草,象征流浪或失去归宿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作品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腻场景,表达了杜甫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重视。诗的开头“复作归田去”表明了诗人渴望返乡务农的心情,尽管战争带来了影响,稻谷尚未完全收割,但他仍然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筑场怜穴蚁”,通过对小蚂蚁的怜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致观察,体现了他对万物的尊重。
“拾穗许村童”则表现了对儿童的关怀和对乡村生活的温暖描写,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的愿望。而“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丰收的喜悦,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活力。
最后两句“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将个人生活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粮食的积累来帮助他人,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整首诗以田园为背景,不仅描绘了农村的美好生活,也折射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复作归田去: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
- 犹残获稻功:虽有未收割的稻谷,显示出工作的不易与不完全。
- 筑场怜穴蚁:细腻的描写,显示出对自然的关心。
- 拾穗许村童:体现了对儿童的关怀与对乡村生活的温暖。
- 落杵光辉白:使用色彩描写,增强视觉效果。
- 除芒子粒红:表现丰收的喜悦,生动而形象。
- 加餐可扶老:强调了粮食重要性,展示人文关怀。
- 仓庾慰飘蓬:通过粮食的积累,展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粮食与人的生活寄托结合,隐喻着诗人的责任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怜穴蚁”等,让自然生物充满人情味。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农民辛劳的同情,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园:象征自然与宁静,体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稻谷:代表丰收与希望,反映出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 蚂蚁:象征勤劳与团结,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儿童:代表未来与希望,体现诗人对下一代的关爱。
- 仓库:象征财富与安全,反映出对生活保障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筑场”指的是什么?
- A. 建造房屋
- B. 搭建晒粮食的场地
- C. 建造桥梁
- D. 修建围墙
-
“拾穗”这一行为主要反映了诗人对哪个群体的关心?
- A. 老人
- B. 孩子
- C. 农民
- D. 商人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战争的残酷
- B. 田园生活的美好
- C. 城市的繁华
-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诗,反映了战乱中的家国情怀。
- 《江畔独步寻花》: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
诗词对比:
- 杜甫的《静夜思》与李白的同名诗作,虽同为思乡,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李白则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