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杜甫)
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
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
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卿二翁的送别之情。在诗中,火旗和锦缆象征着军队凯旋归来,白马从江城出发。乐声响起,笳声嘹亮,送别的场景显得清冷而萧条。寒冷的天空中,巫峡的晨曦初现,落日的余晖照耀着渭阳。诗人感叹因战乱而滞留的痛苦,何时才能平息战争,看到安定的日子呢?
注释:
- 火旗:指军队的旗帜,通常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 锦缆:精美的缆绳,象征着胜利归来的船只。
- 嘹唳: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 吟笳:古代的一种乐器,古人用它来送别。
- 巫峡:位于重庆的一个峡谷,以其神秘与美丽著称。
- 渭阳:渭河流域的阳光明媚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大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诗人目睹了战斗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送别的情感和对战乱的无奈。首句“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生动展现了军队的归来,带有一种喜庆的氛围。然而,紧接着“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乐声中夹杂着离别的清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随着画面转向,诗人描绘了“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把视角扩大到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与对未来的希冀。
最后两句“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则是诗人内心的深切感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无奈,情感愈加浓烈。这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火旗还锦缆:描绘了军队的归来,火旗象征战斗的结束,锦缆指归来的船只。
- 白马出江城:白马是军队的象征,表明军队从江城出发,显得英勇。
- 嘹唳吟笳发:表现送别的乐声,增添了一种离情。
- 萧条别浦清:别离的场景显得冷清,暗含对故土的眷恋。
- 寒空巫峡曙:描绘了晨曦初现的美景,象征希望。
- 落日渭阳明:夕阳映照着渭阳,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 留滞嗟衰疾: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滞留的痛苦。
- 何时见息兵:感叹何时才能见到和平的日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形成工整的对仗。
- 意象:运用“火旗”、“白马”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 比喻:将乐声与离别结合,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冀。
意象分析:
- 火旗:象征战争和胜利。
- 锦缆:代表归来的希望与安宁。
- 白马:象征勇气与力量。
- 寒空:表现战争带来的苦寒。
- 晨曦与落日:象征希望与结束,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火旗还锦缆”中的“火旗”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归来
- D. 离别
-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感伤与希望
- D. 愤怒
-
“何时见息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和平的渴望
- B. 对战争的喜悦
- C. 对旅行的期待
- D. 对离别的无奈
答案:
- B. 战争
- C. 感伤与希望
- A. 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闷与对和平的渴望。
- 《登高》:展现了杜甫在艰难困苦中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与李白在战争主题上的不同表现,杜甫更为深沉细腻,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