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
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
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白话文翻译:
太阳落下后,四周的山都变得阴暗,山中的庭院里弥漫着朦胧的雾气。牛羊已归家,但回去的路却很危险;鸟儿和雀儿聚集在深深的树枝上。正躺在床上,目光对着星星,手中拿着书籍,轻轻拨动着玉琴。半扇门开着,烛光摇曳,想要遮住光线,却又看到那清脆的砧板。
注释:
- 岚气:指山中雾气或云气,通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的模糊与朦胧。
- 归径险:指牛羊回家的小路很危险,可能因为地形复杂或光线不足。
- 星剑:这里指星星,形象地比喻其如剑般闪烁。
- 动玉琴:指轻轻拨动古琴,玉琴象征着高雅的音乐。
- 清砧:指砧板,通常在厨房中用来切菜,暗含生活的日常。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星剑”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各种寓意,星星被视为引导和启示的象征,尤其是在黑暗的夜晚。而“清砧”则常与农家生活相关,表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以历史、社会和人道主义关怀而闻名。杜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沉郁,关注民生,常通过个人经历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暝》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暝》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日下四山阴”入诗,营造出一种沉静的环境,四周的山在夕阳下显得阴暗,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而“山庭岚气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山间的雾气仿佛在悄然侵入庭院,营造出一种恬淡的隐居生活的意境。
接下来的“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描绘了乡村的日常景象,牛羊归家、鸟雀栖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但又隐含着归路的险峻,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人在此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则展现了诗人夜晚的思考与音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则是对生活琐事的平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安宁追求,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整体而言,这首诗将自然、生活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下四山阴:描绘黄昏,四周的山因太阳落山而显得阴暗。
- 山庭岚气侵:山中的庭院被雾气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牛羊归径险:牛羊归家,路途却显得危险,暗示生活的艰难。
- 鸟雀聚枝深:鸟儿在树枝上栖息,表现出自然的宁静。
- 正枕当星剑:诗人正躺在床上,仰望星星,象征着思考与宇宙的联系。
- 收书动玉琴:手中拿着书,轻轻拨动琴弦,表达对音乐的热爱。
- 半扉开烛影:半扇门开着,烛光摇曳,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 欲掩见清砧:想要遮住烛光,但又看到厨房的砧板,暗示日常生活的真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剑”,形象地比喻星星的闪烁。
- 拟人:如“岚气侵”,将自然现象赋予了人的行为。
- 对仗:如“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园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代表着生命的短暂。
- 山:象征稳重与坚韧,代表自然的伟大。
- 牛羊:象征田园生活,代表生活的安宁。
- 鸟雀:象征自由与和谐,代表自然的美好。
- 星:象征希望与梦想,带有哲学思考的意味。
- 琴:象征艺术与情感,代表内心世界的表达。
- 烛影:象征温暖与亲情,代表家庭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时刻是哪个时候?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 D. 深夜
-
“牛羊归径险”中的“险”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安全
- B. 难行
- C. 明亮
- D. 温暖
-
诗中提到的“星剑”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智慧
- C. 希望
- D. 勇气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暝》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宁静的田园生活,但杜甫更关注生活的艰辛,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唐代诗歌的历史与文化》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对杜甫的《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