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时间: 2025-01-14 02:24:55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白话文翻译:

在巴山遇到了中使,他从峡城而来。
盗贼仍在肆虐,皇帝的车驾恐怕还未能回到京城。
天气寒冷,邵伯树在风中瑟瑟作响,
地势辽阔,我向仙台望去。
在这狼狈不堪的风尘中,群臣们又在哪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巴山:指四川一带的山脉。
  • 中使:指朝廷派遣的使者。
  • 峡城:可能是指峡谷中的城镇。
  • 盗贼:指边境动乱中的盗贼。
  • 乘舆:帝王的车驾。
  • 邵伯树:可能指邵伯湖的树木,象征寒冷。
  • 仙台: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 狼狈:形容困苦不堪的样子。

典故解析:

  • 邵伯树:与“邵伯”有关的传说有助于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 仙台: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象征理想和美好的境界,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著称,是“诗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危机,诗人身处这场动乱之中,目睹百姓苦难,感受到国家的衰败与无奈,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巴山》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诗的开头提到“巴山遇中使”,一方面展示了身处边境的孤独和不安,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朝廷与地方的联系不畅。接着提到的“盗贼还奔突”,则直观地表现了社会动乱的严重性,诗人对国家安危的焦虑溢于言表。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映射了他内心的忧郁与失落。邵伯树在寒风中瑟瑟作响,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苦难。而“地阔望仙台”,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暗示着现实的无奈与理想的遥远。

最后一句“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更是充满了对朝廷和群臣的质疑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透过个人的感受折射出时代的苦痛,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强烈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巴山遇中使:在巴山遇到了朝廷派来的使者,说明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外交往来不易。
  2. 云自峡城来:使者从峡城来,暗示着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3. 盗贼还奔突:盗贼仍在抢劫,显示了社会动乱。
  4. 乘舆恐未回:皇帝的车驾可能还未能返京,反映了政治动荡。
  5. 天寒邵伯树:寒冷的天气使得邵伯树显得苍凉,表现诗人的忧伤。
  6. 地阔望仙台:辽阔的土地让诗人向往理想的仙境,表达失落感。
  7. 狼狈风尘里:形容混乱和困苦的状态,带有一种无奈。
  8. 群臣安在哉:质疑群臣是否还在为国服务,表现出失望和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寒”和“地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生动传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展现了个人在历史大潮中的无奈和孤独感,同时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山:代表边疆的孤立与动乱。
  • 中使:象征朝廷与地方的联系。
  • 盗贼:代表社会的混乱与不安。
  • 邵伯树:象征寒冷与孤独。
  • 仙台:象征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使”指的是: A. 朝廷使者
    B. 商贩
    C. 旅行者
    D. 农民

  2. 诗人对盗贼的描述是为了表达什么? A. 生活乐趣
    B. 社会动乱
    C. 个人安宁
    D. 旅行的愉悦

  3. “天寒邵伯树”中的“寒”字主要表现了诗人的: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巴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 杜甫关注现实与国家命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追求自由,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唐代诗人多样的创作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1. 《杜甫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