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僧不值》

时间: 2025-01-06 13:52:22

古寺人閒僧掩扉,客来下马解尘衣。

双松带月风蝉噪,古阁鸣钟夕鸟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僧不值 张耒 〔宋代〕 古寺人閒僧掩扉,客来下马解尘衣。 双松带月风蝉噪,古阁鸣钟夕鸟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古老的寺庙中,人们闲适,僧人关闭了门扉。客人到来,下马脱去尘世的衣裳。两棵松树在月光下相伴,风中蝉声喧闹,古老的阁楼中钟声响起,傍晚的鸟儿归巢。

注释: 字词注释:

  • 谒:拜访。
  • 不值:未遇到。
  • 閒:同“闲”,闲适。
  • 扉:门。
  • 解尘衣:脱去尘世的衣裳,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
  • 带月:在月光下。
  • 风蝉噪:风中的蝉声喧闹。
  • 古阁:古老的楼阁。
  • 鸣钟:钟声响起。
  • 夕鸟归:傍晚的鸟儿归巢。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描绘的古寺、僧人、松树、月、风蝉、钟声和归鸟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体现了其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作者拜访古寺未遇僧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古寺静谧的夜景。首句“古寺人閒僧掩扉”,以“古寺”和“僧掩扉”点明了地点和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客来下马解尘衣”,通过“解尘衣”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解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双松带月风蝉噪,古阁鸣钟夕鸟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超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古寺人閒僧掩扉”,通过“古寺”和“僧掩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暗示了僧人的超脱和古寺的静谧。
  • 次句“客来下马解尘衣”,通过“解尘衣”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解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后两句“双松带月风蝉噪,古阁鸣钟夕鸟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超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双松带月”,将松树拟人化,赋予其陪伴月亮的情感。
  • 对仗:如“双松带月风蝉噪,古阁鸣钟夕鸟归”,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古寺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寺: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僧掩扉:象征着僧人的超脱和古寺的静谧。
  • 解尘衣:象征着对世俗的解脱。
  • 双松带月: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风蝉噪:象征着自然的喧闹和生机。
  • 古阁鸣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氛围。
  • 夕鸟归:象征着归宿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解尘衣”的含义是: A. 脱去尘世的衣裳 B. 穿上新的衣裳 C. 整理衣裳 D. 洗涤衣裳
  2. 诗中“双松带月”描绘的是: A. 松树在月光下 B. 松树在阳光下 C. 松树在雨中 D. 松树在风中
  3. 诗中“古阁鸣钟”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战争的警报 C. 喜庆的钟声 D. 祈祷的钟声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情感。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谒僧不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情感,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宏观背景,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