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泽亭》

时间: 2025-01-06 12:37:49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闲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洪泽亭 张耒 〔宋代〕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闲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白话文翻译

三年来在淮海地区漂泊如浮萍的旅人,今日再次停泊在洪泽亭边。 人生如同随风摇曳的垂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世事如同不断流淌的河水,何时才能停止。 在繁忙的世事中找到闲暇是极其难得的,以仕途为生计是最不明智的策略。 在这个世界上,我深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忙碌奔波究竟是为了什么。

注释

  • 飘萍客:比喻漂泊无依的旅人。
  • 舣舟:停船靠岸。
  • 垂杨:比喻人的生命随时间流逝而老去。
  • 流水:比喻世事的不断变化和不可停止。
  • 闲于万事:在繁忙的世事中找到闲暇。
  • 仕以为生:以仕途为生计。
  • 遑遑奔走:忙碌奔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淮海地区漂泊三年后,再次停泊在洪泽亭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繁的感慨,以及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和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生和自然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繁的感慨。首联以“飘萍客”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颔联用“垂杨”和“流水”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不断变化,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 诗人以“飘萍客”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
    • “再舣舟”表明诗人再次停泊在洪泽亭边,暗示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2.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 “垂杨”比喻人的生命随时间流逝而老去,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流水”比喻世事的不断变化和不可停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 闲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 “闲于万事”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在繁忙的世事中找到闲暇是极其难得的。
    • “仕以为生”表明诗人对以仕途为生计的反思,认为这是最不明智的策略。
  4.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 “此世定知犹几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能走多远的深刻思考。
    • “遑遑奔走欲何求”则进一步追问忙碌奔波究竟是为了什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萍客”、“垂杨”、“流水”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感慨。
  • 对仗:如“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繁的感慨,以及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和厌倦。诗人通过对比人生和自然界的意象,深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飘萍客:比喻漂泊无依的旅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
  • 垂杨:比喻人的生命随时间流逝而老去,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流水:比喻世事的不断变化和不可停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飘萍客”比喻什么?

    • A. 漂泊无依的旅人
    • B. 随风摇曳的垂杨
    • C. 不断流淌的河水
    • D. 繁忙的世事
  2. 诗中的“垂杨”和“流水”分别比喻什么?

    • A. 人的生命和世事
    • B. 漂泊无依的旅人和不断流淌的河水
    • C. 随风摇曳的垂杨和繁忙的世事
    • D. 人的生命和漂泊无依的旅人
  3. 诗中的“闲于万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仕途生活
    • B. 闲适生活
    • C. 漂泊无依的生活
    • D. 不断流淌的河水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繁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题洪泽亭》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繁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和厌倦,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问。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张耒的生平和诗歌风格有详细的介绍。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张耒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