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

时间: 2025-01-04 10:53:41

东风寂。

垂杨舞困春无力。

春无力。

落红不管,杏花狼籍。

断肠芳草萋萋碧。

新来怪底相思极。

相思极。

冷烟池馆,又将寒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楼月 杨炎正 〔宋代〕

东风寂。垂杨舞困春无力。春无力。落红不管,杏花狼籍。断肠芳草萋萋碧。新来怪底相思极。相思极。冷烟池馆,又将寒食。

白话文翻译:

春风静寂无声。垂柳在风中舞动,显得春日无力。春日无力。落花不关心,杏花散乱一地。令人心碎的芳草碧绿茂盛。最近为何如此极度相思。极度相思。冷清的烟雾笼罩着池塘和馆舍,又到了寒食节。

注释:

  • 东风寂:春风静寂无声。
  • 垂杨舞困春无力:垂柳在风中舞动,显得春日无力。
  • 落红不管:落花不关心世事。
  • 杏花狼籍:杏花散乱一地。
  • 断肠芳草萋萋碧:令人心碎的芳草碧绿茂盛。
  • 新来怪底相思极:最近为何如此极度相思。
  • 冷烟池馆:冷清的烟雾笼罩着池塘和馆舍。
  • 又将寒食:又到了寒食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06),字子正,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写春景和相思之情。此诗可能是在寒食节前后,诗人因相思之情而作。

创作背景: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古人有禁火冷食的习俗。此诗可能是在寒食节前后,诗人因相思之情而作,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对春日景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相思之情。诗中“东风寂”、“垂杨舞困春无力”描绘了春日的静谧与无力,而“落红不管,杏花狼籍”则进一步以落花杏花的散乱,象征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断肠芳草萋萋碧”一句,用“断肠”形容芳草,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融为一体。最后,“冷烟池馆,又将寒食”点明了时节,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寂”:春风静寂无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垂杨舞困春无力”:垂柳在风中舞动,显得春日无力,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慵懒与无力。
  • “落红不管,杏花狼籍”:落花不关心世事,杏花散乱一地,象征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 “断肠芳草萋萋碧”:令人心碎的芳草碧绿茂盛,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融为一体。
  • “新来怪底相思极”:最近为何如此极度相思,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
  • “冷烟池馆,又将寒食”:冷清的烟雾笼罩着池塘和馆舍,又到了寒食节,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垂杨舞困春无力”,将垂柳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象征:如“落红不管,杏花狼籍”,用落花杏花的散乱象征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 对仗:如“春无力”与“相思极”,形成了音韵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日相思。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春日景色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垂杨:垂柳,象征春日的慵懒与无力。
  • 落红:落花,象征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 杏花:杏花,象征春日的美丽与短暂。
  • 芳草:芳草,象征诗人内心的情感。
  • 冷烟:冷清的烟雾,象征凄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杨舞困春无力”中的“垂杨”指的是什么? A. 垂柳 B. 垂花 C. 垂草 D. 垂藤

  2. 诗中“落红不管,杏花狼籍”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A. 落花 B. 落日 C. 落叶 D. 落雪

  3. 诗中“断肠芳草萋萋碧”中的“断肠”形容的是什么? A. 芳草 B. 杏花 C. 落红 D. 垂杨

  4. 诗中“冷烟池馆,又将寒食”中的“寒食”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寒食节

答案:

  1. A
  2. A
  3. A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表达了深切的相思之情,与杨炎正的诗有相似之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以春日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杨炎正的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秦楼月》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作品都表达了深切的相思之情,但苏轼的词更加直抒胸臆,而杨炎正的诗则更加含蓄。
  • 杨炎正的《秦楼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首作品都以春日景色为背景,但李清照的词更加注重对往事的回忆,而杨炎正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相思之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和李清照的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词的风格。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词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