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君殉节诗》
时间: 2025-01-01 13:3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以书生能骂贼,当年英烈试重论。
三刀讵足旌儒吏,一剑聊凭答圣恩。
空祀桐乡频洒泪,谁招辽海未归魂。
祇今凛凛馀生气,昔岭千秋有血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认为,书生虽然能谴责贼寇,但真正的英烈却是被历史重评的;而三刀之勇不足以代表文官的荣耀,一剑之力却是回报朝廷恩典的象征。诗人感叹桐乡的祭祀常常伴随着泪水,谁又能召唤在辽海未归的英灵呢?如今的生气尚存,但千年往事上满是鲜血的痕迹。
注释: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代表文人或士人。
- 骂贼:指谴责敌人或贼寇。
- 三刀:比喻武力,这里指的是武将的勇猛。
- 一剑:比喻文人的智慧和忠诚。
- 空祀:空洞的祭祀,指对于已逝英烈的追思无以为继。
- 辽海:指辽东海域,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英烈为国捐躯。
- 凛凛:形容气氛庄严、肃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谦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深刻的历史观和强烈的民族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国家的变迁和士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常君殉节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多变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英烈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士人精神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烈的崇敬与对现实的不满。开篇即指出书生的责任与使命,强调了言论与行动的关系,显示出诗人对文人的期望。诗中提到的三刀与一剑,反映了武与文的对立与结合,表明在民族存亡之际,文人的智慧同样不可或缺。
诗人的情感在空祀与泪水中愈发沉重,表现出对英烈未能归来的深切怀念。最后,诗人以“昔岭千秋有血痕”结束,感慨历史的沉重与民族的伤痛,展现出一种悲壮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整首诗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士人精神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以书生能骂贼:书生虽然可以通过言语批评敌人。
- 当年英烈试重论:曾经的英雄被后人重新评价。
- 三刀讵足旌儒吏:仅凭三刀之勇无法真正代表文官的荣耀。
- 一剑聊凭答圣恩:以一剑之力回报朝廷的恩惠。
- 空祀桐乡频洒泪:桐乡的祭祀虽常伴泪水但无实义。
- 谁招辽海未归魂:谁能召唤那些在辽海牺牲的英灵?
- 祇今凛凛馀生气:如今仍有生气存在。
- 昔岭千秋有血痕:过去的历史上满是鲜血的痕迹。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书生”与“英烈”,“三刀”与“一剑”。
- 比喻:将武力与文人的智慧进行比拟,强调两者的相辅相成。
- 排比:通过连续的描述增强情感的表达,如“空祀桐乡频洒泪,谁招辽海未归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历史英烈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士人精神的敬仰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生: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也代表了士人的理想。
- 英烈:体现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 三刀与一剑:分别象征武力与文治的对立与融合。
- 泪水:象征对失去的悲伤与追悼。
- 血痕:象征历史的悲惨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书生”主要代表什么?
- A) 军人
- B) 文人
- C) 商人
-
“三刀”与“一剑”分别象征什么?
- A) 武力与文治
- B) 勇气与智慧
- C) 英勇与懦弱
-
诗中提到的“辽海”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中国南方
- B) 辽东海域
- C) 西北边疆
答案:
- B) 文人
- A) 武力与文治
- B) 辽东海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
- 《出塞》(王昌龄):对边塞英雄的赞美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士人理想的追求。
- 《登高》(杜甫):在悲壮的氛围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理解。
- 《清代诗人传记》:介绍清代主要诗人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