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送二首
苏轼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白话文翻译:
我乘着西风,像那鲲鹏在海上翱翔,
这应该是应验了我诗中所说的游魂。
归来时正好告别陶弘景,
看到的却是那挂着衣冠的神武门。
注释:
- 余刃:指的是刀刃,暗喻作者的才华横溢。
- 西屠:指的是西方的屠夫,可能暗指一种壮丽的景象。
- 横海鲲:鲲是一种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游魂:游荡的灵魂,暗示着诗人的思绪飘渺。
- 陶弘景:东汉著名的道士,因其修道成名。
- 神武门:指的是某个宫殿的大门,象征着权力和尊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但其文学成就却始终闪耀。
创作背景:
《再送二首》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身处逆境,但依然不失乐观和高尚的情操。
诗歌鉴赏:
《再送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苏轼通过对鲲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渴望。诗的开头“余刃西屠横海鲲”以鲲鹏的形象引出,暗示着诗人的壮志和豪情,象征着他希望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接着“应余诗谶是游魂”则显示出诗人与其作品之间的深刻联系,表明他在追求理想时的迷茫与不安。
“归来趁别陶弘景”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陶弘景作为道士,其清高脱俗的形象与苏轼的个性产生共鸣。而“看挂衣冠神武门”则通过神武门的描写,传达出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暗示着即使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
整首诗以自然、友情和个人理想为主题,展现了苏轼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余刃西屠横海鲲”:我像鲲鹏那样在海上自由翱翔,表达了内心的豪情壮志。
- “应余诗谶是游魂”:这可能是对我诗中所表达的理想的应验,表明诗人与理想的联系。
- “归来趁别陶弘景”:在告别朋友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内心充满了不舍。
- “看挂衣冠神武门”:看见高贵的门扉,感悟到世俗权力的束缚,反映了对权力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鲲鹏象征着壮志和理想,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余刃”与“西屠”、“归来”与“趁别”等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神武门、游魂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权力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鲲鹏:象征着自由、理想与追求,反映了诗人高远的抱负。
- 游魂:表达了心灵的游荡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 神武门: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思考和不羁的性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余刃西屠横海鲲”中的“鲲”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理想
B. 权力与地位
C. 友情与思念 -
“应余诗谶是游魂”中“游魂”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灵魂
B.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王维《鹿柴》: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但李白更为豪放激昂,而苏轼则更为细腻深沉,展现了不同风格的特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