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文才并不一定能治理国家,武力也未必能成就英雄,整天空谈只为追求名声。最终放任敌人进入,才明白清高的理论误害了百姓的生活。
注释:
- 文非经国:文才并不一定能治理国家。
- 武非英:武力并不一定能成就英雄。
- 终日虚谈:整天空谈。
- 取盛名:追求名声。
- 开门延羯寇:放任敌人进入。
- 清论:清高的理论。
- 误苍生:危害了百姓的生活。
典故解析:
- 羯寇:指的是古代北方的民族,常常侵扰中原地区。提到羯寇,暗示了外敌入侵的危险。
- 清论:此处可以理解为理想化、空洞的理论,强调在面对现实危机时,单纯的理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受欢迎,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
《王衍传》为苏轼所读,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苏轼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北宋时期,常常思考文治与武功的关系,尤其在面对外敌的威胁时,才更加凸显出清高理论的局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文治与武功的比较,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首先指出,单靠文才和武力不能治理国家,反而整日虚谈只会带来名声,而不会产生实际的治理效果。接着,苏轼以“开门延羯寇”来形象化地表现出在面对外敌时,理想的理论往往是无效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的灭亡。诗中“始知清论误苍生”的结尾,更是对理想主义的反思,强调理论的脱离现实会对平民百姓造成伤害。这种反思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对后世的读者有着深远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非经国武非英:指出文才与武力的局限性,强调治理国家需要更为实用的能力。
- 终日虚谈取盛名: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空谈的文人。
- 至竟开门延羯寇:描绘了当政者因忽视现实而导致的外敌入侵。
- 始知清论误苍生:最终意识到空谈的理论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文非经国,武非英”使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
- 比喻:将外敌入侵比作对国家的巨大威胁,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批判空谈理论的无用,强调实际治理的重要性,反映了苏轼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象征文人及其理想。
- 武:象征武士及其行动力。
- 羯寇:象征外敌,反映国家安全问题。
- 苍生:象征百姓,体现对民生的关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羯寇”指的是什么? A. 内部叛乱
B. 外敌入侵
C. 自然灾害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文人
B. 批判空谈理论
C. 歌颂英雄 -
“文非经国”表达了什么观点? A. 文才能够治理国家
B. 文才不足以治理国家
C. 文才和武力同样重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苏轼的《读《王衍传》》与杜甫的《兵车行》都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但苏轼更侧重于文治与武功的辩证关系,而杜甫则聚焦于战乱对百姓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关切。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文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书籍,探讨苏轼的生平与文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