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二》
时间: 2025-01-19 19:1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二
方丈蓬莱里。有神仙大都皆是,贤人君子。
五利文成荒诞者,鬼伯岂容方士。
翁立命居仁由义,生气无亏生理足。
喜欢心便可长生矣。不死药妄言耳。
石棱秋露先生履,拍洪厓此都真有,
洞天福地。好饮耽诗还结客,
一笑黄金泥滓。嶭包产让之予季,
孝友在躬天与寿,抱遗经付尔趋庭鲤。
道书箓可焚已。
白话文翻译
在方丈蓬莱的地方,神仙和贤人君子大多聚集于此。
那些追求五利和文成的荒诞者,鬼伯又怎会容忍方士呢?
老翁依靠仁义来维持生命,生机勃勃,身体健康。
只要心中有喜欢的事情,便能长生不老。
那些所谓的不死药不过是妄言罢了。
石棱秋露的先生所走之处,拍击洪厓,这里确实存在,
洞天福地。喜好饮酒、沉迷诗歌并结交朋友,
一笑之间,黄金也如泥滓。
嶭包的产地让给季家,
孝顺和友爱在身边,天赋长寿,
将遗经托付给你,去庭前的鲤鱼。
道书和箓可以焚烧了。
注释
- 方丈蓬莱:方丈是道教中修道者的居所,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修行之地。
- 五利:指追求金钱、名利、权势等世俗利益。
- 鬼伯:传说中的鬼神,象征着自然和神秘力量。
- 翁:指老者,代表智慧和经验。
- 生理足:指身体健康,生理状况良好。
- 长生:长生不老,追求长久的生命。
- 石棱秋露:象征高洁的境界。
- 洪厓:指高峻的山崖。
- 黄金泥滓:比喻世俗财富的无足轻重。
- 孝友:指孝顺和友爱,强调道德伦理。
- 道书箓:道教经典和符咒,象征修行与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士铨,清代诗人,字子之,号云亭,生于康熙年间,卒年未知。他是以诗词著称的文人,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中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诗人以对修道、长生的向往为主题,表达对世俗名利的轻视与对道德伦理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三十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个追求理想境界的道家思想。诗中提到的“方丈蓬莱”是人们向往的道教圣地,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诗人用“神仙大都皆是,贤人君子”来描绘那里的气氛,暗示在理想的修行环境中,只有真正的智者和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共处。
诗中对五利的批判,反映出诗人对追求物质利益的鄙视。诗人强调“翁立命居仁由义”,暗示只有坚守仁义之道,才能获得真正的长寿和幸福。而“不死药妄言耳”,则是不屑于那些虚妄的长生药方,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喜好才是长生的关键。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道德伦理的坚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中所提到的“孝友在躬天与寿”更是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责任,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丈蓬莱里:引入理想的修道处所,设定了诗歌的背景。
- 有神仙大都皆是,贤人君子: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有正直的人存在。
- 五利文成荒诞者:对追求名利的人进行批判,认为他们是无知的。
- 翁立命居仁由义:强调仁义的重要性。
- 生气无亏生理足:强调内心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
- 喜欢心便可长生矣:指向心灵的满足才是长生的关键。
- 不死药妄言耳:否定外界的长生之道,强调内心的追求。
- 石棱秋露先生履:引入高洁的意象,象征追求真理的道路。
- 拍洪厓此都真有,洞天福地: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好饮耽诗还结客:描绘理想生活中的乐趣。
- 一笑黄金泥滓:强调物质财富的无价值。
- 孝友在躬天与寿:强调道德伦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抱遗经付尔趋庭鲤:传承文化与道德责任。
- 道书箓可焚已:表明对物质符号的轻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不死药比作妄言,强调其虚假。
- 对仗:如“喜饮耽诗,结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方丈蓬莱象征理想的修行之地。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持,而非外在的名利,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贴近自然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方丈蓬莱:象征理想的修道环境。
- 神仙、贤人君子:代表高尚的道德和智慧。
- 不死药:象征世俗的追求与虚妄。
- 黄金泥滓:比喻财富的无意义。
- 孝友:强调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丈蓬莱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理想的修道环境
C. 个人成就
答案:B -
诗中对那些追求五利的人有什么看法? A. 赞美
B. 轻视
C. 忽略
答案:B -
“不死药妄言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B. 对虚假承诺的否定
C. 对医学的信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
- 《庐山谣》:王维对山水意境的描绘。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此诗:两者都描绘了理想的自然环境,但《庐山谣》更侧重于山水之美,而《贺新郎》则强调道德与内心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探讨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分析道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