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铁骑出西京,长嘶入虏庭。
雷殷鼓鼙响,雪照宝刀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铁骑从西京出发,长声嘶鸣地进入敌人的庭院。雷鸣般的战鼓声响起,雪光照耀着锋利的宝刀,闪烁着寒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铁骑:指装备精良的骑兵,象征着军队的威武。
- 西京:指古代的都城,通常是指长安。
- 长嘶:长声叫喊,形容马匹的嘶鸣声。
- 虏庭:敌人的庭院,暗指敌国。
- 鼓鼙:战鼓,鼙是打击乐器,象征战争的号角。
- 雪照:雪光照耀,形容光亮的情景。
- 宝刀莹:宝刀闪烁着光芒,象征着锋利和勇猛。
典故解析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铁骑”、“长嘶”、“鼓鼙”等词汇都含有强烈的战争气息,反映了古代边疆战斗的场景。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对外征战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西域的征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孙宸,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语言铿锵有力,情感激昂,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明代,边疆多有战事,尤其是与北方民族的对抗。李孙宸的《出塞》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士兵的豪情壮志和对战争的渴望。
诗歌鉴赏
《出塞》这首诗以雄浑的气势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开篇“铁骑出西京,长嘶入虏庭”描绘出铁骑兵马奔腾,气势如虹,直逼敌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英雄豪情和战斗的紧迫感。紧接着的“雷殷鼓鼙响”通过战鼓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战斗即将展开,士兵们的心中充满了壮志与激情。
最后两句“雪照宝刀莹”则通过雪光照耀的意象,传达出战士们的锋利与勇猛,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美好并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李孙宸的艺术风格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表现了士兵的勇敢与豪情,还隐含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望,使人读后感触颇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骑出西京:铁骑象征着强大的军队,西京则是出征的起点,体现了出征的决心。
- 长嘶入虏庭:马匹的嘶鸣声传递出战士们的决心,直逼敌人,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 雷殷鼓鼙响:战鼓声如雷,激发士气,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
- 雪照宝刀莹:雪光照耀宝刀,象征着战士们的勇猛与战斗的决心,暗示着即将来临的战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铁骑”比喻军队的威武,形象生动。
- 拟人:马匹的“长嘶”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诗中使用了工整的对仗,如“铁骑”与“长嘶”。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思考,展现了士兵的勇敢与不屈,反映了古代边塞的激烈战斗场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骑:象征着强大的军队,代表着士兵的豪情。
- 雪:象征着冷酷与残酷的战争环境,同时也反映出战斗中的勇气。
- 宝刀:象征着战士的武器和勇敢,暗示着即将进行的战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铁骑”指的是什么? A. 战马
B. 军队
C. 家畜
D. 交通工具 -
“长嘶入虏庭”中的“长嘶”指的是什么?
A. 马的叫声
B. 战士的呐喊
C. 战鼓的声音
D. 风的声音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A. 田园风光
B. 战争场景
C. 爱情故事
D. 友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景,但更侧重于士兵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
- 高适的《别董大》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明清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