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横塘 道羁胥口夕雨薄止循堤散步浩景与愁为诵王右丞此夜任孤棹客行殊未还之句》
时间: 2025-01-14 17:2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横塘
道羁胥口夕雨薄止循堤散步浩景与愁为诵王右丞此夜任孤棹客行殊未还之句
——姚燮 〔清代〕
断虹衔夕,画水横秋,片帆摇转回港。
雁悄无声,带几叶荻芦来往。
千里怀人,半生愁别,此时情况。
又绵绵一笛,为若低吹,渔扉远篝灯上。
明朝舣棹东归,问芙蓉江溆,柳色无恙。
去去西风,定换了一番萧爽。
我欲觅栖鸥间去,悄地新蓝泼群嶂。
露下烟沉,月明潮起,尽无穷苍莽。
白话文翻译
夕阳下的彩虹消失在天边,秋天的河水如画般横流,孤帆轻摇慢慢驶回港口。
大雁在空中悄无声息,带着几片芦苇在水面上来回穿梭。
千里之外思念着的人,半生的愁苦在此刻愈发明显。
又是一声声悠扬的笛声,仿佛是从渔船的灯火中传来。
明天我将划船东归,问候那芙蓉江边的景色,柳树依旧生机盎然。
西风阵阵,换来了另一番的清爽。
我想去寻找栖息的鸥鸟,悄然地把新蓝色泼洒在群山之间。
露水沉重,月光明亮,潮水涌起,仿佛无尽的苍莽。
注释
- 羁胥口:古代水路的交汇处,这里指代江河的交错。
- 浩景:广阔的景象,与诗人心中的愁苦形成对比。
- 绵绵一笛:形容笛声绵延不绝,带有一丝忧伤。
- 舣棹:停船,准备出发。
- 芙蓉江溆:指的是江边的美景,芙蓉花盛开的地方。
- 苍莽:形容自然景色的广阔和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生于1743年,卒于1826年,字舜华,号白云。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清代著名的山水诗派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其游历时的一次所思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梦横塘》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自然描写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河流、夕阳下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断虹衔夕”描绘自然景色,似乎在传达一种短暂而美好的意境,带有轻微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孤帆归港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千里怀人,半生愁别”,诗人在此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紧接着,笛声的描写又增添了一层情感,渔船的灯火仿佛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让人感受到孤独的同时,也有一丝温暖。
最后几句中,诗人对未来的思索与渴望显而易见,“我欲觅栖鸥间去”,表达了对归宿的追寻,结合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的意境既有清秋的萧条,又有对未来的希望,情感丰富而深邃,体现了姚燮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虹衔夕:描绘夕阳西下时彩虹的消逝,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 画水横秋:秋天的水面宛如画卷般展开,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片帆摇转回港:孤舟归港,强调孤独与归宿感。
- 雁悄无声:无声的雁群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 千里怀人:远方思念的人,表达了绵长的离愁。
- 绵绵一笛:悠扬的笛声,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 明朝舣棹东归:明天将启程回家,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 柳色无恙:柳树依旧绿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我欲觅栖鸥间去:渴望寻找栖息之地,象征着对归宿的追求。
- 尽无穷苍莽:广阔的自然景象,体现了生命的辽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千里怀人,半生愁别”,形成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短暂。
- 孤帆:代表孤独与归宿的渴望。
- 雁:象征思念与离别。
- 笛声:表达情感的寄托与内心的孤寂。
- 柳树: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 A. 雪
- B. 秋天的河流
- C. 夏日的阳光
- D. 冬季的雪山
-
诗中提到的“千里怀人”指的是什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亲友的思念
- C. 对恋人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思念
-
诗中的“明朝舣棹东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期待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梦横塘》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然而《月夜忆舍弟》更直接地传达了对兄弟的牵挂,而《梦横塘》则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姚燮的《梦横塘》,以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远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