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门月,永夜怨凄凉。露湿瑶阶罗袜冷,一帘风静百花香。树色隐昭阳。
白话文翻译:
月光照在长门之上,漫漫长夜中满是怨愁与凄凉。露水湿润了瑶台的阶梯,罗袜感到冰冷;一帘微风轻拂,散发着百花的芬芳。树影隐约中映出昭阳的轮廓。
注释:
- 长门:古代宫廷的门,常用于形容宫女的孤独与怨愁。
- 瑶阶:指用美玉铺成的台阶,象征高贵。
- 罗袜:丝织的袜子,细腻而轻盈。
- 昭阳:可能指明亮的阳光,也可能是历史典故中的某一位美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约1680-约1741),清代诗人,字幼琏,号云溪,江西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作者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月词五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月夜中的孤独与凄凉。诗的开头“长门月,永夜怨凄凉”即刻营造出了一种冷清的氛围,长夜中的月光似乎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怨愁。接下来的“露湿瑶阶罗袜冷”,细腻地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湿润,传达出一种身处高贵环境却感到寒意的矛盾体验。
而“一帘风静百花香”则转向了自然的美好,尽管夜色凄凉,微风中却带来了百花的芬芳。这种景与情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最后“树色隐昭阳”暗示了希望的存在,虽隐约不清,却让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门月,永夜怨凄凉:长门的月光映照,漫长的夜晚充满了怨恨与凄凉的情绪。
- 露湿瑶阶罗袜冷:露水湿润了瑶台的阶梯,让穿着轻盈罗袜的人感到寒冷。
- 一帘风静百花香:微风轻拂,带来了百花的芬芳,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树色隐昭阳:树影隐约中,昭阳的光辉似乎隐藏其中,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门与月光比作孤独的象征。
- 对仗:如“露湿瑶阶”和“罗袜冷”,形成平衡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色以情感,使诗更富有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与美好交织的环境中,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露:代表清新与寒冷,暗示情感的脆弱。
- 瑶阶:象征高贵与孤独的环境。
- 百花香: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古代宫廷的门
- C. 一种乐器
-
“露湿瑶阶罗袜冷”中“罗袜”指的是什么?
- A. 丝织的袜子
- B. 鞋子
- C. 裙子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对战争的描述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亭集序》
诗词对比:
熊琏的《望江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孤独的情感,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熊琏则在自然景色与情感中寻求平衡,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