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夏日》

时间: 2025-01-04 10:33:05

蕙帐萧闲掩弊庐,子真岩石坐来初。

为惊野鸟巢间乳,懒过邻僧竹里居。

新溜迸凉侵静语,晚云浮润上残书。

何烦彊捉白团扇,一柄青松自有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岩夏日


蕙帐萧闲掩弊庐,
子真岩石坐来初。
为惊野鸟巢间乳,
懒过邻僧竹里居。
新溜迸凉侵静语,
晚云浮润上残书。
何烦彊捉白团扇,
一柄青松自有余。

白话文翻译:

在西岩的夏日午后,轻柔的帐幕闲闲地挂在简陋的小屋前,
真如小孩般坐在岩石上。
我惊动了野鸟,它们在巢间喂养幼鸟,
懒得去邻居的僧人那儿,竹林中居住的他。
新流的凉风悄悄地侵入,打断了我的静默,
晚霞的云朵轻柔地覆盖在残留的书本上。
何必急于拿着白色的团扇呢,
一棵青松就能带来自然的凉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蕙帐:用蕙草制作的帐篷,形容清幽。
  • 掩弊庐:掩盖破旧的茅屋。
  • 子真:古人称小孩或年轻人的一种亲昵称呼。
  • :懒惰,不愿意去做。
  • 新溜:新的溪水,带来清凉的感觉。
  • 团扇:一种圆形的扇子,用来扇风。
  • 青松:象征长青和清凉的松树。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青松”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以此寄托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字君复,号逸少,宋代诗人,擅长古文和诗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高雅,常描写自然景致和隐逸生活,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西岩夏日》写于作者隐居时的夏日,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了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西岩夏日》是一首描绘夏日隐居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轻柔的帐幕、破旧的小屋、岩石上的闲坐、野鸟的惊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夏日图景。

在诗中,诗人以“蕙帐萧闲”开篇,通过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氛。接着,诗人观察到周围的自然,描写了鸟儿在巢中喂养幼鸟的情景,这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夏日气息。在这种宁静与生机的对比中,诗人显得格外悠然自得。

“新溜迸凉侵静语,晚云浮润上残书”两句,展现了自然的凉意侵入诗人的静默中,晚霞的云彩为书本覆盖,既有对夏日温暖的感受,也有对知识与自然共存的思考。最后,诗人以“何烦彊捉白团扇,一柄青松自有余”收尾,传达了对自然和内心清凉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洒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蕙帐萧闲掩弊庐: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帐篷轻柔掩盖了破旧的小屋,暗示隐逸的生活。
  • 子真岩石坐来初:在岩石上坐着的小孩,象征着纯真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 为惊野鸟巢间乳:诗人惊动了在巢中的野鸟,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母爱的伟大。
  • 懒过邻僧竹里居:表达了诗人对邻居僧人的懒散态度,隐含对俗世的淡漠。
  • 新溜迸凉侵静语:新流的溪水带来的凉意,打断了诗人沉静的思考。
  • 晚云浮润上残书:晚霞的云彩在书本上轻柔地覆盖,表现了知识与自然的交融。
  • 何烦彊捉白团扇:不必急于扇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依赖。
  • 一柄青松自有余:青松自然提供的凉意,象征着自然的恬淡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松自有余”,用以比喻自然的恬静。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夏日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蕙帐:象征清幽、宁静的生活环境。
  • 岩石:象征坚韧、不变的自然。
  • 野鸟: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 青松:象征长青、清凉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林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团扇”是用来做什么的? A. 取暖
    B. 扇风
    C. 装饰
    D. 写字

  3. 诗中“懒过邻僧竹里居”表达了诗人对邻居的什么态度? A. 愉悦
    B. 嫉妒
    C. 淡漠
    D. 羡慕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林逋的《西岩夏日》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但林逋更侧重于夏日的清凉与宁静,而王维则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出思乡的情感。两者皆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