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绘秘教九题 其一 诗将
风骚推上将,千古耸威名。
子美尝登拜,昌龄合按行。
笼纱疑旆影,击钵认金声。
唱和知谁敌,长驱势已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古代的名将,词句中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诗人将古代的英雄与现代的名将相提并论,描绘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威名与影响。子美(杜甫)曾经崇拜过他们,而昌龄(白居易)也与他们并肩同行。诗中提到的“笼纱”和“击钵”则象征着战斗与荣耀,最后诗人感叹在这种强势的背景下,谁能与之匹敌,英雄的气势已然成型。
注释:
- 风骚:指才华出众,文采斐然;这里特指古代的杰出人物。
- 子美:指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因其才华被后人敬仰。
- 昌龄: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昌龄,同样是著名的诗人。
- 笼纱:可能指战旗,用来比喻战斗的场景。
- 击钵:指击打钵盂的声音,象征荣耀与胜利的宣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君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清雅的风格著称。林逋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古典文学的追求与崇尚,作者通过赞美古代英雄,表达对历史的敬仰与对英雄气概的怀念,亦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英雄人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张绘秘教九题 其一 诗将》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用“风骚推上将”来引入主题,表现出对古代将领的崇敬之情,整个诗篇在气势与情感上都显得极为激昂。接着提到的“千古耸威名”更是将这种崇敬提升到历史的高度,强调了这些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在对杜甫、白居易的提及中,诗人巧妙地将古今相结合,既表现出对古代名将的敬仰,也暗含对当代文人的期待和寄托,反映出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与理想。
后半部分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笼纱疑旆影”、“击钵认金声”来表现战斗的场景,既有视觉的冲击力,也有听觉的共鸣,彰显了诗人对英雄豪情的向往与对胜利的期待。最后一句“唱和知谁敌,长驱势已成”则是对当时局势的反思,强调了英雄的崇高与不可战胜的气势,给人以激励与奋进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骚推上将:指的是将古代的杰出人物推崇至高峰。
- 千古耸威名:这些人物的名声在历史上永远屹立不倒。
- 子美尝登拜:杜甫曾经向这些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 昌龄合按行:白居易也与这些英雄同道而行。
- 笼纱疑旆影:战旗在风中飘动,隐约如同战斗的场景。
- 击钵认金声:击打钵盂的声音,象征胜利的到来。
- 唱和知谁敌: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与之抗衡。
- 长驱势已成:英雄的气势已然形成,强大无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子美尝登拜,昌龄合按行”,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以“笼纱”和“击钵”比喻战争与胜利,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夸张:通过“千古耸威名”夸大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突出其伟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代英雄人物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勇气与力量的推崇,传达了一种激励人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骚:象征才华与气度,代表着文学与军功的结合。
- 笼纱:象征战斗与权力的象征物。
- 击钵:象征胜利与荣耀的宣告,代表着英雄的战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
“笼纱疑旆影”中的“旆”指的是什么?
A. 战旗
B. 书卷
C. 诗篇 -
诗中表现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展现了对历史与英雄的思考。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具有类似的情感基调。
- 《琵琶行》(白居易):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林逋诗集》
- 《诗经与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