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薛公孟》
时间: 2025-01-19 20:4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第身魂殁帝京,
东还长欠奠幽灵。
遗文尽合编家传,
高行谁堪撰墓铭。
谈柄寂寥尘久暗,
墨池荒废草空青。
三招不见山巾湿,
擬画轩昂太白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经去世的友人的追思和怀念。诗中提到,友人未能在世时取得功名,魂魄已在帝京消散。如今他回到东边,却仍然感到对友人灵魂的亏欠。友人的遗文已经整理成册,然而谁能为他撰写墓碑铭文呢?谈话的内容已经寂寥,尘埃久远遮蔽了光辉,墨池也因荒废而长满了杂草。三次呼唤却没有看到友人的形象,仿佛在描绘一颗高远的太白星。
注释:
- 未第:指未能中举,未能取得功名。
- 魂殁:灵魂已经消逝。
- 奠:祭奠,祭拜。
- 遗文:指留下来的文稿。
- 高行:高尚的品德。
- 墓铭:墓碑上的铭文。
- 谈柄:谈话的内容。
- 墨池:指用墨的地方,象征写作。
- 山巾:这里指代友人,可能是对其生前形象的描绘。
- 太白星:指代明亮的星星,象征高远和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心斋,浙江人,北宋著名诗人。林逋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洁的品德而受到推崇,尤其以咏梅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摹自然,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林逋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薛公孟的深切怀念。朋友的早逝使他倍感惋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淡然。诗中通过追忆友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诗歌鉴赏:
《吊薛公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念诗,林逋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未第身魂殁帝京,东还长欠奠幽灵”揭示了友人未能实现理想而早逝的遗憾,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歉意和愧疚。接下来的“遗文尽合编家传,高行谁堪撰墓铭”中,作者提到友人的遗留文稿,意在说明友人的才华和品德值得铭记,然而在这世间又有谁能为他留下真正的纪念呢?
随着诗句的推进,林逋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寂寥与失落,尤其是“谈柄寂寥尘久暗,墨池荒废草空青”,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曾经欢声笑语化为尘埃,表明岁月的流逝与友谊的消逝。最后两句“三招不见山巾湿,擬画轩昂太白星”则更是将思念的情感升华,描绘友人的形象如同高远的太白星,令人追忆不已。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林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触动了读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使得这首悼念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第身魂殁帝京:友人未能考试中举,灵魂已去世于京城,表达对友人失去的惋惜。
- 东还长欠奠幽灵:回到东边却感到对友人的灵魂有未尽的祭奠之情。
- 遗文尽合编家传:友人的遗文已整理成册,说明其才华不凡。
- 高行谁堪撰墓铭:然而,高尚的品德,谁能为他撰写铭文,表现对友人品德的认可。
- 谈柄寂寥尘久暗:昔日的谈话已变得寂静,时光的尘埃遮蔽了过往的光辉。
- 墨池荒废草空青:写作的地方荒废,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和记忆的消逝。
- 三招不见山巾湿:三次呼唤,却未见友人的身影,表达失落与思念。
- 擬画轩昂太白星:企图描绘友人如同高远的星辰,象征着对友人的永恒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太白星”,象征着高洁与闪耀。
- 对仗:如“谈柄寂寥尘久暗,墨池荒废草空青”,形成对照,增强诗的韵律美。
- 拟人:通过“墨池荒废”表现荒凉的情景,传达内心的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友情的珍贵。同时,诗中对友人未能成就的惋惜,以及对自身孤独的感慨,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京:象征权力和荣耀,友人未能在此实现理想。
- 幽灵:友人的灵魂,象征逝去的生命。
- 遗文:象征记忆与才华,承载着友人的精神。
- 太白星:象征高尚与光辉,表现对友人的崇敬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未第”是指什么? a) 取得功名
b) 未能中举
c) 早逝 -
诗人对友人的遗文有何感慨? a) 认为无价值
b) 感到遗憾
c) 感到自豪 -
“三招不见山巾湿”中的“山巾”指代什么? a) 自然景物
b) 友人的形象
c) 书籍
答案:
- b) 未能中举
- b) 感到遗憾
- b) 友人的形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林逋的《吊薛公孟》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与思念。杜甫在《月夜》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兄弟的思念,而林逋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对友人的追忆。两者在意象运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林逋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