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施广文》
时间: 2025-01-04 08:4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觉外臣还旧里,
客来稀甚草堂闲。
乍逢野老频呼酒,
惯学禅家独闭关。
树近书帷云冉冉,
溪喧人语水潺潺。
广文肯枉篮舆过,
五柳门前且看山。
白话文翻译:
我自觉外地的臣子已经回到故乡,
客人来访的机会非常稀少,草堂显得十分清闲。
偶尔遇到乡间的老者频频邀请喝酒,
我习惯于像禅宗修士那样独自闭关。
树木靠近书房,云雾缭绕,慢慢升腾,
溪水潺潺,喧闹的人声与水声交织。
广文何必白白浪费篮舆经过这里,
不如在五柳门前静静欣赏山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外臣:指在外地的臣子或朋友。
- 草堂:指简陋的书房或居所。
- 乍逢:偶尔遇到。
- 惯学:习惯于学习或研究。
- 独闭关:独自一个人闭门修行。
- 冉冉:缓缓地、渐渐地。
- 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轻轻流动的样子。
- 广文:指广文是作者的字,意为“广博的文采”。
- 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通常由两人抬着的轿子。
典故解析:
- 五柳门: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五柳门代表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汝楠(约1570-1640),明代诗人,号汝楠,晚号云山。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任官职,后隐居于乡间,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
创作背景:
《柬施广文》创作于蔡汝楠隐居期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杂世事的逃避心态。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他选择了隐居,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歌鉴赏:
《柬施广文》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开篇以“自觉外臣还旧里”引入,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纷扰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客人稀少,草堂显得格外清闲,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乡间老者的邀请,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淡然态度,虽然在社会中有所交往,但他更喜欢独处,学习禅宗的精神,追求内心的宁静。树木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与溪水潺潺的声音,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最后,诗人以“广文肯枉篮舆过”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向往,呼应了隐逸的主题,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又有对繁华世事的淡泊,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觉外臣还旧里”:诗人意识到外地的朋友已经返回故乡,表达了一种孤独感。
- “客来稀甚草堂闲”:客人来访的频率极少,草堂因此显得格外清闲,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安静。
- “乍逢野老频呼酒”:偶然遇到乡间的老人,他频频邀请诗人喝酒,意味着乡村生活的朴实与热情。
- “惯学禅家独闭关”:诗人习惯了禅宗的生活方式,独自隐居,远离尘世喧嚣。
- “树近书帷云冉冉”:树木靠近书房,云雾缭绕,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
- “溪喧人语水潺潺”:溪水声和人的谈话声交织,表现出自然的生动景象。
- “广文肯枉篮舆过”:诗人自问是否值得浪费时间在繁忙的生活中。
- “五柳门前且看山”:在陶渊明的五柳门前,诗人选择静静欣赏山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与禅宗修行相提并论,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对仗:如“客来稀甚草堂闲”,形成了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揭示出一种追求内心平和、逃避尘世纷扰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简朴与安宁的生活。
- 野老:代表乡间质朴的人情。
- 书帷:象征学问与思考的空间。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五柳门:隐逸生活的象征,体现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外臣”指的是: A. 朋友
B. 亲戚
C. 官员
D. 书生 -
诗人习惯于哪种生活方式? A. 繁华的生活
B. 乡村的生活
C. 禅宗的生活
D. 商人的生活 -
“五柳门”在诗中象征着: A. 繁华
B. 隐逸
C. 战争
D. 友谊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绘田园生活,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鸟鸣涧》: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