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侍郎子大朴园图》
时间: 2025-01-19 05:3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侍郎子大朴园图
作者: 励杜讷 〔清代〕
金谷已榛芜,平泉谁继作。
繁华销歇只转瞬,永世长存惟淡泊。
司马功成恣燕间,胸中自有真丘壑。
一区别业隔尘嚣,萦带河流负城郭。
寻常花木缀青幽,几楹轩槛辞丹雘。
粳稻千畦绿映墙,芙渠十里香侵幕。
无边野趣供流连,偶尔壶觞留太仆。
清白高风奕叶传,太史声华在木天。
朴园先生绳祖武,蓬山虎观资仪矩。
言会昌时未易酬,故园久侍烟霞主。
松菊栽培插竹篱,扫除三径开蔬圃。
总是象贤师俭意,不增一椽与尺土。
缅怀先泽梦游频,却喜王蒙写逼真。
滏原风景原殊绝,衬贴林亭照耀人。
展卷低回生远思,何时卜宅结芳邻。
白话文翻译
金谷已经荒芜了,谁来继承这平泉的美好呢?
繁华的景象转瞬即逝,唯有淡泊的心境能长存于世。
司马迁功成名就,豪放在燕地,心中自有深邃的山川。
在这片独特的环境中,远离尘世喧嚣,河流萦绕着城郭。
寻常的花木点缀着青翠的幽境,几间亭轩辞去丹色的华丽。
千畦的粳稻绿映着墙面,十里的芙蓉香气弥漫在帷幕中。
无边的田园乐趣让人流连,偶尔用壶觞相聚在太仆的院子。
清白高风的气质如同树叶般飘荡,太史公的声华流传在天地间。
朴园的主人继承了神韵,蓬山的虎视为他提供了仪度。
说到会昌年间的盛事,实在难以酬答,故园已久待着烟霞的主人。
松菊栽培,竹篱环绕,三条小径被打扫,开辟了菜圃。
总是象贤良的老师般简朴,不增添一间房屋与尺土。
缅怀先人的恩泽,梦中游走频繁,喜见王蒙的画作如同真实。
滏原的景色原本独特,映衬着林间亭阁,照耀着人。
展开卷轴低回,生出远思,何时能选宅结交芳邻。
注释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著名的园林,象征繁华的景象。
- 平泉:指平泉的美好景色,寓意美好的生活。
- 淡泊:形容心境淡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 司马:指司马迁,汉代著名历史学家,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
- 太仆:指太仆寺,古代掌管马匹的官员,寓意聚会的地方。
- 王蒙:王蒙,北宋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滏原:指滏水源头的地方,象征自然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励杜讷(约1622年-约1685年),清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他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情与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繁华背后的虚幻感慨,抒发了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张侍郎子的大朴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并呼应了当时文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张侍郎子大朴园图》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繁华生活的淡泊态度。诗的开头以“金谷已榛芜,平泉谁继作”引入,表现出对昔日繁华的感慨,接着以“繁华销歇只转瞬,永世长存惟淡泊”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描绘园中的花木、稻田和水渠,营造出一种无边的田园乐趣,使人产生流连忘返之感。
诗中多次提及的“清白高风”、“象贤师俭意”等词句,传达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显示出一种高洁的志趣。诗人在结尾处以“何时卜宅结芳邻”收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寓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构思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田园生活,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谷已榛芜:金谷园已然荒芜,象征繁华落幕。
- 平泉谁继作:美好的平泉景色,谁来继续创造呢?
- 繁华销歇只转瞬:繁华的景象转瞬即逝。
- 永世长存惟淡泊:唯有淡泊的心境能长存于世。
(此处省略逐句解析的其余部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谷”比作繁华的象征,表达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 对仗:如“寻常花木”与“粳稻千畦”,增强了诗的对称美感。
- 拟人:清白高风似乎有了生命,传递出诗人的理想人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繁华的感慨与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高洁的理想人格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谷:象征繁华与美好。
- 平泉: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
- 清白高风: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金谷”指代什么?
- A. 繁华的园林
- B. 贫瘠的土地
- C. 高山
- D. 江河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太仆”指的是掌管__的官员。
-
判断题:诗人对田园生活持消极态度。(对/错)
答案
- A
- 马匹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山中与幽人对酌》与《题张侍郎子大朴园图》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后者则更加关注对内心淡泊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田园诗传统与现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