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座寺》

时间: 2025-01-14 13:56:29

云公台榭至今留,休暇追随访古游。

秋色总归红叶寺,楚江还见白蘋洲。

松林月上言弥静,阁道钟残思转幽。

莫讶为郎贪佛日,官闲禅定两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座寺
作者: 蔡汝楠 〔明代〕

云公台榭至今留,
休暇追随访古游。
秋色总归红叶寺,
楚江还见白蘋洲。
松林月上言弥静,
阁道钟残思转幽。
莫讶为郎贪佛日,
官闲禅定两悠悠。


白话文翻译:

云公的台榭至今仍在,
闲暇时追寻古迹游玩。
秋色总是红叶映衬的寺庙,
楚江边还能见到白蘋洲。
松林中月升,显得分外宁静,
阁道上钟声渐渐消逝,思绪变得幽远。
不要怪我贪恋佛光日影,
因为官场闲暇,禅心自在悠然。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公:指云公寺,古代寺庙的名称。
  • 台榭:指供人休息的高台、楼阁。
  • 红叶寺:秋天时红色的树叶映衬的寺庙。
  • 楚江:古代指的是长江的一部分,楚地的江河。
  • 白蘋洲:指水中生长的白蘋草,意指水面上的美丽景色。
  • 弥静:表示更加宁静。
  • 思转幽:思考渐渐变得幽远,意指心境的深远。

典故解析:

  • 佛日:指佛教的光辉,象征信仰与宁静。
  • 禅定:禅宗的修行方式,强调心灵的沉静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汝楠,明代诗人,生活在文人墨客交往频繁的时代,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蔡汝楠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高座寺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古迹的追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高座寺为明代著名寺庙,历史悠久,诗人在此地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歌鉴赏:

蔡汝楠的《高座寺》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云公台榭至今留”引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溯,表现出对于古迹的珍视与怀念。接下来的“秋色总归红叶寺”则通过色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从“松林月上言弥静”开始,诗歌转向了内心的宁静,月光下的松林使得周围环境更加静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深处的思考。最后两句“莫讶为郎贪佛日,官闲禅定两悠悠”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虽然身处官场,却更渴望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及信仰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完美地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公台榭至今留”:描述了云公寺的建筑遗迹至今仍在,表现了历史的延续。
  2. “休暇追随访古游”:诗人在闲暇时追寻古迹,表明对历史文化的珍视。
  3. “秋色总归红叶寺”:秋天的红叶映衬着寺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4. “楚江还见白蘋洲”:描绘了楚江边的白蘋洲,展现了诗人对水乡景色的热爱。
  5. “松林月上言弥静”:夜晚的松林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宁静,象征内心的平和。
  6. “阁道钟残思转幽”:钟声渐渐消失,思绪变得幽远,营造出一种思考的深邃感。
  7. “莫讶为郎贪佛日”:表达对佛教光辉的向往,表明了信仰的渴望。
  8. “官闲禅定两悠悠”:在官场忙碌的生活中,渴望内心的宁静与悠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如“秋色总归红叶寺”。
  • 拟人:月光下的松林被赋予宁静的特质,使环境更加生动。
  • 对仗:如“官闲禅定两悠悠”中“官闲”与“禅定”形成对比,突显诗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追寻与历史的珍视,同时渗透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教信仰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着秋天、生命的流逝与美丽。
  • 松林:常象征坚韧与长青,代表着宁静与安详。
  • 月光:象征着清明与纯洁,反映内心的明亮与宁静。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寄托着思绪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公台榭”指的是: A. 一种建筑
    B. 一位诗人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2. 诗人对“秋色”的描述主要体现在: A. 寺庙的红叶
    B. 江水的波澜
    C. 松林的宁静
    D. 诗句的韵律

  3. “莫讶为郎贪佛日”中的“佛日”主要象征: A. 官场的光辉
    B. 对信仰的向往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与《高座寺》相比,王维更加侧重于表达孤独与宁静的哲理,彰显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蔡汝楠诗集》
  4.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词》

通过对《高座寺》的深度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艺术追求,也能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