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后园新池》
时间: 2025-01-04 08:32: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后园凿沼爱涟漪,日日行园人不知。
浴鸟参差云宿处,戏鱼来往芰摇时。
晚依岩岫分寒翠,秋入芙蓉映倒枝。
最是一泓清兴足,五湖情事寄临池。
白话文翻译
后园挖掘出一个池塘,水面微波荡漾,我十分喜爱;
每天在园中散步,却无人知晓我的存在。
鸟儿在云间嬉戏,有的在水边洗浴,
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水草轻轻摇曳。
傍晚时分,我依偎在岩石和山峦之间,分割那寒冷的翠绿;
秋天的芙蓉花倒映在水中,映照出优雅的枝头。
这最美的一泓清水,足以让我心中兴奋,
我把对五湖的情感寄托在这临池之中。
注释
- 凿沼:挖掘池塘。
- 涟漪:水面微波荡漾。
- 浴鸟:在水中洗澡的鸟儿。
- 戏鱼:嬉戏的鱼。
- 芰:指水生植物,通常为菱角。
- 寒翠:形容山峦的青翠色彩,带有寒意。
- 芙蓉:指荷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临池:在池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汝楠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行后园新池》创作于蔡汝楠的后园,表达了他对自己私密园地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在明代,文人往往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蔡汝楠选择了一个小池塘作为表达的媒介,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歌鉴赏
《行后园新池》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美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后园的小池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首句“后园凿沼爱涟漪”,便直接引入诗的主题,通过“涟漪”传达出水面温柔的波动,暗示着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日日行园人不知”,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隐秘,似乎在强调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外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无知。
诗中描绘的鸟儿与鱼的活动,生动展现了园中生物的活力,表现了一个生态完整、和谐的自然环境。晚霞映照下的“岩岫分寒翠”,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而“秋入芙蓉映倒枝”,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最后两句“最是一泓清兴足,五湖情事寄临池”,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这里的“一泓清兴”不仅是对池水的赞美,更是心灵的寄托,表达了作者将所有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寄托于这片小小的池塘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后园凿沼爱涟漪:描写后园中挖掘的小池塘,涟漪荡漾,表现出作者对这一景象的热爱。
- 日日行园人不知:表达了作者在园中独自徘徊的状态,体现出一种隐秘与孤独的情感。
- 浴鸟参差云宿处:描绘鸟儿在水边洗澡,增添了园中生机。
- 戏鱼来往芰摇时:鱼在水中嬉戏,水草轻轻摇曳,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晚依岩岫分寒翠:傍晚时分,作者依偎在山岩之间,感受寒意中的翠绿。
- 秋入芙蓉映倒枝:秋天的荷花倒映在水中,形成美丽的画面,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最是一泓清兴足:强调清水的美好,足以让人心中愉悦。
- 五湖情事寄临池:将对广阔湖泊的情感寄托在这小池塘中,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浴鸟”、“戏鱼”,通过生动的比喻使动物的活动更加形象。
- 拟人:水中的鱼、鸟的活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整体结构工整,特别在意象的对称上,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表现了作者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内心平和。通过对后园小池塘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孤独和隐秘生活的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后园:象征着隐秘与私密的空间,代表了个人的内心世界。
- 涟漪: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细腻。
- 浴鸟:代表自然生机,寓意生命的活力。
- 戏鱼:暗示自然中的欢愉与和谐。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反映自然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浴鸟”指的是什么?
A. 鸟在水中嬉戏
B. 鸟在水中洗澡
C. 鸟在树上栖息
D. 鸟在天空飞翔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感慨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江雪》 - 柳宗元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与《行后园新池》: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前者更侧重于山中环境的孤寂与清幽,后者则强调园池的生机与宁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与意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