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禁林有感》

时间: 2025-01-19 20:13:35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禁林有感
作者: 潘阆 〔宋代〕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金陵(南京)历史兴衰的感慨。六代的繁华已无法再问,眼下的兴亡变化让人感伤。秦淮河的水悠悠流淌,朝夕之间只听见那鸟儿的鸣叫和哽咽,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注释:

  • 六代:指的是南朝的六个朝代(宋、齐、梁、陈),是金陵历史上繁华的时期。
  • 兴废:指的是兴起与衰落,体现了历史的变化。
  • 秦淮水:指的是秦淮河,是南京著名的河流,象征着历史的流转。
  • 鸣咽声:鸟儿的鸣叫和哽咽声,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意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阆,宋代词人,风格婉约,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其作品以清新、秀丽著称。
  • 创作背景:金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作者在此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因而作此诗。

诗歌鉴赏:

《金陵禁林有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潘阆以“六代繁华”开篇,提及南朝的辉煌历史,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惋惜。接着,诗人以“此时兴废动吟情”表达了对现状的感慨,历史的兴衰变迁让他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诗情。最后,秦淮河的流水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朝夕之间只有那鸟儿的鸣叫声响起,似乎在低吟着过往的悲凉。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导读者进入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金陵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责任感。通过细腻的描绘,潘阆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还引发人们对历史兴亡的深思,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六代繁华难重问”:对历史辉煌的感慨,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
    • “此时兴废动吟情”:现今的兴衰变化让诗人产生了吟咏的情感,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
    • “空流一带秦淮水”:秦淮河的水静静流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 “朝暮惟闻鸣咽声”:早晚听到的鸟鸣声,增强了诗中的孤独与哀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秦淮河的水比作时间的流淌,表达历史的无情。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似乎在诉说历史的悲哀。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金陵历史的追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感伤情怀。

意象分析:

  • 秦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回忆。
  • 鸣咽声:象征着悲伤与孤独,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代繁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
    • B. 南朝六个朝代
    • C. 明清时期
  2. 诗中“此时兴废动吟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感伤与思考
    • C. 轻松
  3. “空流一带秦淮水”中的“空流”有什么含义?

    • A. 河水清澈
    • B. 水流无声
    • C. 时间的无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 诗词对比

    • 比较潘阆的《金陵禁林有感》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思考,但潘阆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感,而李白则更关注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