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虎山赠天师》
时间: 2025-01-04 11:47: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龙虎山赠天师
——潘阆 〔宋代〕
铁鞋踏破几山行,惟此山行越样清。
顾我尘中一簪绂,任他世上几公卿。
分安淡泊全真性,身厌轻肥已半生。
汉鼎余丹今在否,愿须匕粒守三彭。
白话文翻译:
在这段旅程中,我的铁鞋踏破了多少山川,唯独这一座山让我感到格外清新。回顾我在尘世中所拥有的微薄名利,任凭世间多少公卿显达。分明安逸与淡泊才是我真正的性情,而我对轻浮奢华已经厌倦了大半生。汉朝的鼎中还有丹药吗?我希望能够守住这颗匕首般的药粒,守护我的清心寡欲。
注释:
- 铁鞋:指的是踏遍崎岖山路的鞋子,象征作者的旅途艰辛。
- 簪绂:古代一种发饰,象征微薄的名利或地位。
- 全真性:指的是人的真实本性,强调追求内心的淡泊与真实。
- 汉鼎余丹:汉朝的鼎中是否还有炼丹的余药,象征着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 匕粒:指代一种小巧而珍贵的丹药,象征着追求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字景阐,号白云子,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游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览龙虎山时,龙虎山是道教圣地,诗中充满了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思考,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龙虎山赠天师》是一首典型的道教主题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真性情的追求。诗的开头“铁鞋踏破几山行”,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经历的艰难旅程,表明他在追寻内心宁静的过程中所必经的艰辛。而“惟此山行越样清”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龙虎山的独特魅力,仿佛这里是他心灵的归宿。
接下来的“顾我尘中一簪绂,任他世上几公卿”,诗人以“簪绂”象征尘世的名利和地位,表明自己对这些世俗的无所谓态度,显示出一种出世的洒脱与决绝。诗中“分安淡泊全真性”透漏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认同,理想中的生活是清淡无为、自由自在的。
最后两句“汉鼎余丹今在否,愿须匕粒守三彭”则流露出诗人对长生不老、追求真理的渴望。汉朝的丹药在这里不仅是对道教炼丹术的隐喻,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及对道教思想的融会贯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鞋踏破几山行:铁鞋象征艰难行走,表达诗人踏遍群山的经历。
- 惟此山行越样清:此句强调龙虎山的清新与宁静,形成对比。
- 顾我尘中一簪绂:回顾自己在尘世里的微薄名利。
- 任他世上几公卿:对世俗名利的漠然态度。
- 分安淡泊全真性:强调淡泊的生活态度是自己的真正性情。
- 身厌轻肥已半生:表达对奢华生活的厌倦。
- 汉鼎余丹今在否:询问汉朝的炼丹术是否仍存在,隐喻长生之道。
- 愿须匕粒守三彭:希望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守护真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铁鞋”与“簪绂”隐喻旅途与名利。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鞋:象征艰辛与坚持。
- 龙虎山:象征道教的精神家园。
- 簪绂:象征世俗名利。
- 淡泊: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丹药:象征对长生与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铁鞋踏破几山行”表达了什么?
- A. 旅程的艰辛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对友人的思念
-
“愿须匕粒守三彭”中的“匕粒”代表什么?
- A. 名利
- B. 真理与内心的宁静
- C. 朋友
-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漠然
- C. 喜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但潘阆的诗更强调内心的淡泊与世俗的决绝,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