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伐性戕生岂一端,
暮年赢得是衰残。
齿牙零落畏大胾,
毛发萧疏便小冠。
惜日每惊新历换,
怯寒尚觉弊庐宽。
华山阻绝岷山远,
安得冥鸿借羽翰?
白话文翻译
我的性情和生命受到的伤害并非只有这一种,
到了暮年所赢得的只是衰老和残缺。
牙齿和头发都已纷纷脱落,害怕大刀的切割,
头发稀疏了,只能戴上小帽。
每当新历换上,我不禁感慨光阴的流逝,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仍然觉得破旧的茅屋显得宽敞。
华山的高耸阻隔着岷山的遥远,
我怎么能借助冥鸿的翅膀飞翔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伐性:剥夺、削弱内心的本性。
- 戕生:伤害生命。
- 暮年:晚年、老年。
- 衰残:衰老和残缺。
- 齿牙零落:牙齿脱落。
- 大胾:指代刀具,象征死亡。
- 小冠:小帽,老年人常戴的。
- 惜日:珍惜光阴。
- 冥鸿:传说中的大鸟,象征自由和高飞。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华山”和“岷山”都是著名的山脉,象征着高峰与遥远的追求。冥鸿则常用来比喻追求自由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向往超越现实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陆游在一生中经历了盛世和衰败,诗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思考与忧虑。
创作背景: 《书感》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身处动荡不安的南宋,陆游常常感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因而在诗中表现出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书感》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反映了诗人对衰老和生命流逝的忧虑。诗的开头以“伐性戕生”开宗明义,直指内心遭受的重创,展现出对生命无情剥夺的深思。随着年岁渐长,诗人意识到自己所赢得的不过是衰老的结果,这种感受是普遍而又深切的。
在描绘身体的衰退时,作者以“齿牙零落”和“毛发萧疏”揭示了老年人的无奈和恐惧,甚至对死亡的隐约畏惧。这里的“小冠”不仅是外在的象征,更是内心深处对生命无常的感触。
接下来,诗中“惜日每惊新历换”一句,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恐惧,似乎每一次新年都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最后两句“华山阻绝岷山远,安得冥鸿借羽翰?”则是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诗人期望能像传说中的冥鸿一样,冲破高山的阻隔,追求心灵的自由。
整首诗在哀叹中透出一丝不屈的精神,尽管生命走向衰老,内心的渴望却依然高昂,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书感》成为一首耐人寻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伐性戕生岂一端:剥夺内心本性和生命的伤害并非只有这一种。
- 暮年赢得是衰残:晚年所得的只是衰老与残缺的现实。
- 齿牙零落畏大胾:牙齿脱落,害怕死亡的到来。
- 毛发萧疏便小冠:头发稀疏,只能戴上小帽。
- 惜日每惊新历换:珍惜时间,每年换历都让我感慨。
- 怯寒尚觉弊庐宽:即使在寒冬,破旧的茅屋反而显得宽敞。
- 华山阻绝岷山远:华山的高耸阻隔岷山的遥远,表达追求的困难。
- 安得冥鸿借羽翰:我如何能借冥鸿的翅膀飞向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牙齿的脱落比喻为生命的衰退,将冥鸿比喻为追求自由的渴望,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伐性戕生”和“暮年赢得”,形成了整齐的韵律感。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增强了情感的力度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衰老和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残:象征衰老的无奈与凋零。
- 小冠:普通的帽子,象征老年人的朴素与真实。
- 华山与岷山:象征高峰与追求的遥远,体现了人生道路的艰辛。
- 冥鸿:象征自由与理想,诗人渴望超越现实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伐性戕生”的意思是什么? A. 剥夺内心本性
B. 伤害身体
C. 感慨生活
D. 追求理想 -
诗中提到的“华山”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检验
C. 追求的艰难
D. 生命的短暂 -
以下哪一句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A. 齿牙零落畏大胾
B. 惜日每惊新历换
C. 毛发萧疏便小冠
D. 华山阻绝岷山远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书感》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然而,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理想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动荡带来的悲苦。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书感》的深层意义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