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京千里雁书稀,关塞传闻驿骑飞。报道天骄遁沙漠,衮衣行从翠华归。
白话文翻译:
在神京这千里之外,雁书的消息非常稀少。边关传来的消息只有驿骑飞驰而过。听说那位天骄已经逃入沙漠,身着华丽的衣服从翠华山归来。
注释:
- 神京:指的是北京,古称“神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 雁书:指大雁带来的书信,这里比喻远方的音信。
- 关塞:指边关,表示边疆地区。
- 驿骑:指驿站的骑士,负责传递消息。
- 天骄:指杰出的人物,可能特指某位统治者或英雄。
- 遁沙漠:意为逃入沙漠,暗示逃亡或隐匿。
- 衮衣:华丽的衣服,古代帝王或贵族的服饰。
- 翠华:可能指代翠华山,象征归乡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及生卒年不详。其诗作多描绘边塞风光与历史人物,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常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可能是反映了当时的战争与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边关消息与人物归来的情景,传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关于远方音信稀少、边关动荡的画面。首句以“神京千里雁书稀”开篇,展现了一个广阔的背景,雁书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既引人入胜又充满了惆怅之感。在这辽阔的天地中,驿骑的飞驰则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与历史的流动,令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
接下来的“报道天骄遁沙漠”,则引入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他的逃亡让人感到历史的波动。这种“天骄”的表述,既是对个人英雄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国家局势的隐忧。最后一句的“衮衣行从翠华归”,则给人一种归乡的温暖与希望,尽管经历了风雨,但依旧向往着心中那片宁静的土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构建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京千里雁书稀:开篇描绘了远离神京的辽阔,雁书的稀少暗示了信息的不畅通与对故土的思念。
- 关塞传闻驿骑飞:边关的传闻通过驿骑迅速传递,体现了信息的急迫感。
- 报道天骄遁沙漠:提到的“天骄”可能是某位历史人物,他的逃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暗示了历史的动荡。
- 衮衣行从翠华归:最后一句通过“衮衣”的华丽与“翠华”的归属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信息的传递比作飞驰的驿骑,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关系,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天骄的形象象征着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关与神京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不安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对归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雁书:象征着远方的信息,传递着思念之情。
- 驿骑:代表着信息的传递者,体现历史的流动。
- 沙漠:象征逃避与隐匿,也暗示困境与无奈。
- 衮衣:华丽的服饰象征着地位与权力,同时也反映出对个人命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神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西安
- D. 杭州
-
“天骄”在诗中指代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杰出的人物
- C. 一位普通士兵
- D. 一位商人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翠华”可能指代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市
- D. 一位女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冠卿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历史背景与国家的命运,而李白的作品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故土深切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