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衰鬓朝临镜,将看却自疑。
惭君明似月,照我白如丝。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照镜子时,我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鬓发,心中不禁感到疑惑。你(指朋友或知音)就如明亮的月光,而我却像是白色的丝绸,感到羞愧不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衰鬓:衰老的鬓发,形容头发变白或稀疏。
- 临镜:面对镜子,看镜中的自己。
- 自疑:自我怀疑,对自己形象的怀疑。
- 惭君:感到羞愧于你。
- 明似月:形容他人光彩照人,如同明亮的月光。
- 照我白如丝:照射出我如丝般洁白的头发,暗示衰老。
典故解析:
- 月:通常象征美丽和光明,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约 781—约 818),字景仁,号宗元,唐代诗人,生于陕西,擅长五言绝句。其诗风清新秀丽,常抒发个人情感,关心时事。
创作背景: 《照镜》写于晚年,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和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自身与朋友的感受,以及对岁月的无奈与伤感。
诗歌鉴赏:
《照镜》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抒情诗,李益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照镜子,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衰鬓”引入,直接切入主题,展现出世事如梦,时光荏苒的感慨。诗人对自己容貌的自责和对友人的羡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一种无奈的美感。
在“惭君明似月”一句中,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不仅仅是表面的羡慕,更是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最后的“白如丝”则生动地描绘了衰老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整首诗简洁而深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衰鬓朝临镜:早晨照镜子,看到自己渐渐衰老的鬓发,直接呈现出自我反省的状态。
- 将看却自疑:打算仔细观察,但心中却产生了怀疑,表现出对自身形象的不安。
- 惭君明似月:形容朋友的光彩照人,自己因此感到羞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照我白如丝:反映出自身的衰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比作“明似月”,突显了其美丽的形象。
- 对比:将自己与朋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的自责与惆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衰老的感慨和对友人美好形象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鬓:象征衰老,反映人生的无常。
- 明月:象征美好与理想,代表对比中的美好存在。
- 白丝:暗示岁月的痕迹,传达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衰鬓”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的头发
- B. 衰老的鬓发
- C. 朋友的美貌
答案:B
-
“惭君明似月”中的“君”是指谁?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
- C. 镜子
答案:B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高兴
- B. 愁苦
-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李益的《照镜》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思乡之情,而李益则聚焦于对衰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