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真空寺怀蒙又上 其一》

时间: 2024-12-29 18:47:25

古道黄尘满,春溪碧溜乾。

乌栖双树晚,客至一镫残。

断碣悲穷子,联篇记妙翰。

定知草庐卧,小梦亦阑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道黄尘满,春溪碧溜乾。
乌栖双树晚,客至一镫残。
断碣悲穷子,联篇记妙翰。
定知草庐卧,小梦亦阑珊。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道路上满是黄尘,春天的小溪水碧绿而清澈。
傍晚时分,乌鸦栖息在两棵树上,客人来到时只剩下一个灯盏的余光。
断裂的石碑让人感到悲伤,仿佛在述说那些穷困潦倒的子弟,
我想你一定知道,我在草庐中卧坐,微微的梦境也变得朦胧而模糊。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道:古老的道路,指历史悠久的行走之处。
  • 黄尘:指风吹起的黄土尘埃,常用以形容荒凉或孤寂的景象。
  • 碧溜:指清澈的溪水,形容水色如碧玉般透亮。
  • 乌栖:乌鸦栖息,描绘黄昏时分的情景。
  • :古代的灯具,这里指灯光。
  • 断碣:断裂的石碑,象征着往日辉煌的遗迹。
  • 穷子:贫困的子弟,暗含对困境的感慨。
  • 草庐:茅草搭成的简陋住所,象征隐居或清幽的生活。
  • 阑珊:形容微弱、朦胧的状态,这里比喻梦境的模糊。

典故解析:

  • “断碣”常常用来象征过去的辉煌与现状的落寞,古诗中常有此类意象。
  • “草庐”可以联系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表现诗人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鄂尔泰(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抒发对自然及人生的感悟。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及人文情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历真空寺期间,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本诗以古道、春溪、乌栖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首联“古道黄尘满,春溪碧溜乾”通过对比古道的荒凉与春溪的清澈,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接下来的“乌栖双树晚,客至一镫残”,则通过乌鸦栖息和灯光微弱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后两联“断碣悲穷子,联篇记妙翰”则引入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表达了对贫困与失落的同情,而最后一句“定知草庐卧,小梦亦阑珊”则回归到自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梦想的追求。整体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思索,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道黄尘满:描绘了一条古老的道路上满是漂浮的尘土,暗示岁月的沧桑。
  2. 春溪碧溜乾:与上一句形成对比,春天的溪水清澈而碧绿,象征着生命力。
  3. 乌栖双树晚:傍晚时分,乌鸦聚集在两棵树上,增添了一种寂静的气氛。
  4. 客至一镫残:客人到达时,灯光已经微弱,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5. 断碣悲穷子:断裂的石碑让人感到悲伤,象征着往日的辉煌与困境。
  6. 联篇记妙翰:诗人提笔写下感慨,寓意对过往的怀念与感伤。
  7. 定知草庐卧: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宁静与安逸。
  8. 小梦亦阑珊:暗示梦境的微弱与不真实,反映出内心的迷惘。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古道黄尘满,春溪碧溜乾”,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乌栖双树,赋予乌鸦以情感,增强诗意。
  • 象征:断碣象征失落与历史,草庐象征隐逸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道:象征历史的悠久与人生的旅途。
  • 黄尘:象征世事的沧桑与无常。
  • 春溪: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乌栖:象征孤独与生命的短暂。
  • 草庐:象征隐居与追求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道”是指什么?

    • A. 古老的道路
    • B. 新修的马路
    • C. 城市的街道
  2. “乌栖双树晚”中的“乌”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乌鸦
    • C. 麻雀
  3. 诗中提到的“草庐”象征什么?

    • A. 奢华生活
    • B. 隐居生活
    • C. 城市繁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