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时间: 2025-01-04 08:12: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长安的将领从祁连山出征。持犀皮盾牌和玉剑的良家子弟,骑白马系金马鞍的侠义少年。清晨在右地屯兵,傍晚用鱼丽阵追击左贤王。山谷中的石虎曾被箭射中,山上的金人曾用来祭天。远离家乡已久,蓟门相隔三千里。早晨看到马岭黄沙连绵,傍晚望见龙城的战云升起。庭院中的奇树已可攀折,但塞外的征人仍未归来。白云从天山外飘下,浮云直向五原飘去。关山万里难以跨越,谁能静坐欣赏那芳菲的月亮。流水本就令人心碎,坚冰自古就伤马骨。边疆的节令与中原不同,冬天的霰雪、秋天的霜和春天的不息。长风萧萧渡水而来,归雁连连消失在天际。从军行,行军万里出征龙庭,单于已在渭桥拜服,将军何处寻找功名。
注释:
- 朔方:指北方。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甘泉:古代宫名,这里指长安。
- 飞将:指勇猛的将领。
- 祁连:山名,位于今甘肃省。
- 犀渠:用犀牛皮制成的盾牌。
- 玉剑:镶有玉石的剑。
- 良家子:指出身良好的子弟。
- 金羁:金色的马笼头。
- 平明:清晨。
- 偃月:半月形的阵型。
- 鱼丽:古代阵法名。
- 左贤:指匈奴的左贤王。
- 石虎:山谷中的石雕虎。
- 金人:指用于祭祀的金制人像。
- 蓟门:地名,今北京一带。
- 马岭:地名,指边疆的马岭关。
- 龙城:指匈奴的都城。
- 天山:山名,位于今新疆。
- 五原:地名,位于今内蒙古。
- 关山:指边关的山岭。
- 芳菲月:美好的月光。
- 流水:比喻离别的悲伤。
- 坚冰:指严寒的冰。
- 边庭:边疆。
- 节物:指时节和风物。
- 冬霰:冬天的雪珠。
- 秋霜:秋天的霜。
- 长风:强劲的风。
- 归雁:指南归的大雁。
- 龙庭:指匈奴的王庭。
- 单于:匈奴的君主。
- 渭桥: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思道(约535-586),字子行,隋代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其作品多反映边疆生活和战争场景。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边疆将士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艰辛,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边疆风光和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牺牲,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从军行》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艰辛。诗中通过对烽火、飞将、良家子、侠少年等形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天涯、蓟门、马岭、龙城等地点的提及,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和遥远。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浮云、流水、坚冰等,都寓意着离别和牺牲的悲伤。诗人通过对边庭节物和长风归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将士的孤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 烽火照亮了甘泉宫,象征着战争的紧急和严重。长安的将领从祁连山出征,展现了将领的勇猛和出征的决心。
-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 良家子和侠少年,持犀皮盾牌和玉剑,骑白马系金马鞍,形象鲜明,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装备的精良。
-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 清晨在右地屯兵,傍晚用鱼丽阵追击左贤王,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将士的机动性。
-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 石虎被箭射中,金人用于祭天,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祭祀的庄严。
-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 远离家乡已久,蓟门相隔三千里,表达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和边疆的遥远。
-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 早晨看到马岭黄沙连绵,傍晚望见龙城的战云升起,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争的不息。
-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 庭院中的奇树已可攀折,但塞外的征人仍未归来,表达了家人对征人的思念和期盼。
-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 白云从天山外飘下,浮云直向五原飘去,寓意着征人的漂泊和边疆的辽阔。
-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 关山万里难以跨越,谁能静坐欣赏那芳菲的月亮,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 流水和坚冰,比喻离别的悲伤和严寒的艰苦,强化了边疆生活的艰辛。
-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 边疆的节令与中原不同,冬天的霰雪、秋天的霜和春天的不息,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气候的恶劣。
-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 长风萧萧渡水而来,归雁连连消失在天际,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将士的孤独。
-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 从军行,行军万里出征龙庭,单于已在渭桥拜服,将军何处寻找功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功名的质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本自断人肠”,用流水比喻离别的悲伤。
- 拟人:如“白云初下天山外”,赋予白云以动态,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边疆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边疆风光和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牺牲,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烽火、飞将、良家子、侠少年等形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同时也通过对天涯、蓟门、马岭、龙城等地点的提及,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和遥远。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浮云、流水、坚冰等,都寓意着离别和牺牲的悲伤,强化了边疆生活的艰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烽火:象征战争的紧急和严重。
- 飞将:象征勇猛的将领和出征的决心。
- 良家子、侠少年:象征英勇和装备的精良。
- 石虎、金人:象征战争的残酷和祭祀的庄严。
- 天涯、蓟门:象征边疆的遥远和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 马岭、龙城:象征边疆的荒凉和战争的不息。
- 白云、浮云:象征征人的漂泊和边疆的辽阔。
- 流水、坚冰:象征离别的悲伤和严寒的艰苦。
- 长风、归雁:象征边疆的荒凉和将士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朔方烽火”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节日 D. 庆典
-
“长安飞将出祁连”中的“飞将”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士兵 B. 勇猛的将领 C. 文官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犀渠玉剑”和“白马金羁”分别象征什么? A. 贫穷和富裕 B. 战争和和平 C. 英勇和装备的精良 D. 疾病和健康
-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恐惧
-
诗中的“流水本自断人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B
- B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疆战争的场景,展现了将士的英勇和牺牲。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卢思道的《从军行》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边疆战争的场景,但卢思道的《从军行》更注重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而王昌龄的《出塞》则更注重对将士英勇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隋唐五代诗选》:收录了卢思道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边塞诗作,可以进行比较和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