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汉月 题美人春思图》

时间: 2025-01-01 17:35:30

开卷春风满幅。

喜见其人如玉。

鬖鬖华发乍垂肩,三五年犹未足。

眉痕春尚浅,教若个、藏他金屋。

第三桥畔记相逢,一片蘼芜正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卷春风满幅。喜见其人如玉。鬖鬖华发乍垂肩,三五年犹未足。眉痕春尚浅,教若个藏他金屋。第三桥畔记相逢,一片蘼芜正绿。

白话文翻译:

打开书卷,春风扑面而来。欣喜地看到那人如玉般的容颜。她的华发轻轻垂落在肩头,三五年过去,依旧不够。眉头的痕迹春天还很浅,谁能把她藏在金屋中?在第三桥旁的相遇,满眼的蘼芜正绿意盎然。

注释:

  • 开卷:打开书卷,指读书时的情景。
  • 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春天的气息。
  • 如玉:比喻美人肤色如玉,形容其美丽。
  • 鬖鬖:形容头发松散的样子。
  • 三五年:形容时间的短暂,三到五年。
  • 眉痕:指眉头的印痕,可能是忧愁的表现。
  • 金屋:指富贵人家,隐喻对美人珍藏的愿望。
  • 蘼芜:一种植物,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印梅,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美人、春天等主题的热爱,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文人之间常以诗会友,表达情感。诗中对美人春思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汉月 题美人春思图》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对美人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交织在一起。开篇“开卷春风满幅”,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春风的到来仿佛也带来了美人的身影。接着,诗人对美人外貌的描写,既有“如玉”的美丽,也有“鬖鬖华发”的细腻,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风韵。

而“三五年犹未足”一句,则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似乎在感叹青春易逝,令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诗中“眉痕春尚浅”,则暗示了尽管美人年轻,但内心的情感却已经悄然流露。在对美人的怀念中,诗人似乎在追忆那段美好的时光,感叹美好瞬间的短暂。

结尾“第三桥畔记相逢,一片蘼芜正绿”,通过对相遇的回忆,诗人将美与自然的生机结合,形成了春天的希望与美好的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卷春风满幅:开卷的书籍中春风的气息弥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喜见其人如玉:欣喜地看到那人的美丽,如同玉石般洁白无瑕。
  3. 鬖鬖华发乍垂肩:头发轻轻垂落在肩头,形象生动。
  4. 三五年犹未足:三五年的时光过去,却仍感觉不够。
  5. 眉痕春尚浅:眉头的痕迹尚浅,暗示年轻和情感的初露。
  6. 教若个藏他金屋:谁能将她藏于富贵的金屋中,表现对美人的珍视。
  7. 第三桥畔记相逢:回忆在第三桥边的相遇,暗含对往昔的缅怀。
  8. 一片蘼芜正绿:满眼绿色的蘼芜,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形容美人的肌肤,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与美人的结合,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人青春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与情感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和生命的开始。
  • 美人: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向往。
  • 蘼芜:象征春天的生机,暗示希望与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如玉”指的是? A. 书卷
    B. 美人
    C. 春天
    D. 蘼芜

  2. “三五年犹未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金钱的渴望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秋天的怀念

  3. 诗中“第三桥畔记相逢”指的是? A. 诗人写诗的地方
    B. 诗人和美人相遇的地方
    C. 诗人的家乡
    D. 诗人的朋友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情感,表现出对大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静夜思》:对故乡的思念,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