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灭翁禅师》

时间: 2025-01-17 10:07:43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人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豀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去隐如虎,难瞒在一班。
人林最容易,上树极艰难。
舌底千豀水,眉间万叠山。
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老后隐退生活的感慨。老了就像藏身于虎穴,难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状态。在人群中最容易被看见,想要像树木一样高耸却非常困难。舌底的水是千般滋味,眉间的山则是重重的思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执念愈加深重,像草种一样变得愚顽。

注释:

  • 隐如虎:隐退就像老虎般隐秘而威严。
  • 难瞒:难以掩饰。
  • 人林:比喻人群。
  • 上树极艰难:隐喻追求高远之志的困难。
  • 舌底千豀水:比喻口中表达的丰富情感与经历。
  • 眉间万叠山:形容内心的重重思考与负担。
  • 年深拽不动:随着年岁增长,难以摆脱内心的执念。
  • 草种转痴顽:比喻心智愈加固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梵琮,宋代诗人,出身于佛教世家,擅长以禅理入诗,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时创作,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内心执念的无奈与释然。

诗歌鉴赏:

《寄灭翁禅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开篇“老去隐如虎”,既表达了对老年的无奈,又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威严感,老年人如同虎一般,内心深藏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但同时又无法完全掩饰其真实的状态。接着,诗人对人际关系的观察启示我们:在复杂的人群中,展现自我并不容易,想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如同“上树极艰难”,人一旦陷入世俗的纷争,便难以保持初心。

舌底的“千豀水”与眉间的“万叠山”分别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岁月的流逝使得这些情感与思考变得更加深重。最后两句“年深拽不动,草种转痴顽”更是点明了内心的执念,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东西似乎无法改变,正如那些根深蒂固的草种一样,愚顽而不易动摇。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同时也引导我们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去隐如虎:老年人如同隐蔽的老虎,暗示着威严与智慧。
  2. 难瞒在一班:在众人面前,难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状态。
  3. 人林最容易:在人群中生活、交往是最容易的事情。
  4. 上树极艰难:追求理想或高尚的境界是极其困难的。
  5. 舌底千豀水:口中表达的情感丰富多彩。
  6. 眉间万叠山:内心的思考与负担层层叠叠。
  7. 年深拽不动:随着年纪的增长,心中执念难以改变。
  8. 草种转痴顽:如同草种一样,内心的执着愈加固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年人比喻为老虎,展现出威严和智慧。
  • 对仗:如“舌底千豀水,眉间万叠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草种象征着执念,传达出难以改变的内心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领悟,尤其是在面对时间的流逝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是诗人希望传达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智慧与威严,暗示老年的内涵。
  • 人林: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
  • :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情感的丰富与流动。
  • :象征内心的思考与负担。
  • 草种:象征内心的执念与固执。

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人生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去隐如虎”是比喻什么?

    • A. 年老后的隐退状态
    • B. 老虎的威严
    • C. 隐秘的生活
    • D. 生活的艰难
  2. “舌底千豀水”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口中的苦涩
    • B. 丰富的情感
    • C. 说话的能力
    • D. 内心的孤独
  3. 诗中“草种转痴顽”指代什么?

    • A. 年轻人的执念
    • B. 老年人的固执
    • C. 自然的生长
    • D. 生命的意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寄灭翁禅师》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释梵琮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内心的执念与对岁月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分别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