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瓮救友》

时间: 2025-01-01 13:06:53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瓮救友
司马光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白话文翻译:

司马光七岁时,表现得像个大人一样成熟。
他听到有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便在家里给家人讲解,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大意。
从那以后,他就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饿、口渴、寒冷和炎热。
有一天,几个小孩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上了瓮,结果掉进了水里,其他小孩都不敢去救他。
司马光拿起一块石头,击打瓮身把它打破,水流出来,那个小孩得救了。

注释:

  • 凛然: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
  • 左氏春秋:古代的一部历史书,司马光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 弃去:指其他小孩见状后选择不去救助。
  • 持石击瓮:形象地描绘了司马光的果敢与智慧。

典故解析:

“破瓮救友”这一故事体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和勇敢,反映了古代教育中提倡的勇于担当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这一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教育儿童的重要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司马光幼年时的成长经历,传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同伴的关心,表达了人性中乐于助人的美德。

诗歌鉴赏:

《破瓮救友》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司马光从小聪慧、勇敢的一面。诗中不仅描绘了小孩无助的危机情境,更突出了司马光在关键时刻的果敢反应。这种智慧和勇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司马光的行为不仅救了小孩的性命,也向我们传达了知识与勇气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回忆,诗歌展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友谊的珍视,令读者深刻感受到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互助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描绘司马光七岁时的成熟形象,表现出他的聪慧与独立。
    2.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表现他对学习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3. “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强调他对知识的渴望,沉浸于学习中,忘却了一切。
    4.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描写小孩玩耍时的意外,突出其他小孩的恐惧和无助。
    5.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展示司马光的勇敢和机智,成功救下小孩。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如其他小孩的弃而不救与司马光的勇敢)和夸张(如“书不释手”强调了他对知识的热爱)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人性中的乐于助人。通过司马光的故事,传递出勇敢和智慧结合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困境和危机。
  • 石头:象征着勇气和果敢的行动。
  • :象征生命的源泉,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司马光几岁时救下了掉入水中的小孩?

    • A. 六岁
    • B. 七岁
    • C. 八岁
    • D. 九岁
  2. 司马光在学习中忽略了什么?

    • A. 饥饿
    • B. 干渴
    • C. 寒暑
    • D. 以上皆是
  3. 其他小孩在看到同伴落水后选择了什么?

    • A. 立即救人
    • B. 向大人求助
    • C. 不敢救助
    • D. 继续玩耍

答案

  1. B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闻鸡起舞》:讲述了王羲之自励的故事,体现了学习和奋斗的精神。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名篇,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理解。

诗词对比

  • 比较《破瓮救友》与《闻鸡起舞》,两者都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勇气,但《破瓮救友》更侧重于人际之间的互助精神,而《闻鸡起舞》则突出自我奋斗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著作,深入了解其历史观和治国理政理念。
  • 《宋代文学史》:研究宋代文学的发展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