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
时间: 2025-01-01 13:0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
作者: 韩维 〔宋代〕
君子蹈仁义,近自亲爱始。
当行岂顾留,千里犹举趾。
伯氏有东役,驾言适淮涘。
离樽未及展,浊醪未及洒。
起视白日移,驱车一何驶。
遵涂骊唱发,春风落端绮。
义参成周作,辞追建安轨。
感此留滞迹,一诵三四起。
安得假羽翮,远慰心所企。
此志良未遂,洒泣讵能已。
白话文翻译
君子践行仁义,亲情的关爱是最初的出发点。
在旅途中又怎能因停留而顾虑重重,千里路程也要迈开步伐。
伯氏(指伯夷、叔齐)在东边有了使命,驾车前往淮水岸边。
离开酒杯尚未展开,浑浊的美酒还未洒落。
抬头看白日渐渐西移,驾车行驶得何其迅速。
沿着道路听见骊歌唱响,春风拂面,衣饰随风而舞。
我的义理追随成周的风范,辞句也仿效建安的气派。
感叹此时的留滞,心中一触即发,吟诵三四遍。
如何能够假借羽翼,遥远地慰藉我心中的渴望?
此志尚未实现,泪水又怎能自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 仁义:指仁德和义理。
- 举趾:迈开脚步,踏出步伐。
- 伯氏:指伯夷和叔齐,古代仁义之士。
- 浊醪:指混浊的酒。
- 骊唱:指骊歌,古代一种乐曲。
- 成周:指周朝的典范。
- 建安:指建安时期的文学风格。
- 羽翮:指鸟的翅膀,借指希望或能力。
典故解析
- 伯夷、叔齐:二人以高洁而闻名,追求仁义。
- 成周:周朝的国君是仁义的典范。
- 建安:指建安时期的诗人,如曹操、曹丕、曹植等,以其文学成就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韩维与友人书信往来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未遂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仁义和志向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是一首表达理想与情感的诗。诗人在开头提到“君子蹈仁义”,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指出亲情的关爱是仁义的根基。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离樽未及展,浊醪未及洒”,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似乎在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安得假羽翮,远慰心所企”的句子,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无能为力却又不甘心的情绪。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春风、骊歌、白日等自然元素交织出一种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春日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子蹈仁义: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近自亲爱始:亲情是仁义的起点。
- 当行岂顾留:在旅途中不应停留。
- 千里犹举趾:无论多远都要勇往直前。
- 伯氏有东役:提及伯夷、叔齐的理想。
- 驾言适淮涘: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
- 离樽未及展: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 浊醪未及洒:未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 起视白日移: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驱车一何驶:迅速前行,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遵涂骊唱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春风落端绮:春天的美丽景象。
- 义参成周作:追求高尚的理想。
- 辞追建安轨:仿效建安时期的文学。
- 感此留滞迹:感慨自己停滞不前。
- 一诵三四起:反复吟诵以自解心中情感。
- 安得假羽翮:渴望自由与追求。
- 此志良未遂:理想尚未实现。
- 洒泣讵能已:泪水无法自已,表达无奈与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假羽翮”比喻渴望自由。
- 拟人:春风、白日等被赋予情感。
- 对仗:如“离樽未及展,浊醪未及洒”。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子:德行的象征。
- 仁义:道德理想。
- 白日:象征时间流逝。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
- 羽翮:象征自由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君子”指的是?
A. 高尚的人
B. 有钱的人
C. 年轻的人 -
“安得假羽翮”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和三兄之山阳省孀姊书怀》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但韩维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动荡的背景。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讲解》
- 《古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上述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诗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