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题前溪散牧图》

时间: 2025-01-01 14:06:53

扣角发高歌,谁把道书同读。

不作羡鱼痴计,对溪光如玉。

江湖犹是未归人,亡羊笑臧谷。

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题前溪散牧图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扣角发高歌,谁把道书同读。
不作羡鱼痴计,对溪光如玉。
江湖犹是未归人,亡羊笑臧谷。
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快乐与思考。诗人高歌一曲,似乎在询问谁能与他共同品味道理和哲学。诗人并不贪恋如鱼般的痴迷,而是将目光投向如玉般清澈的溪水。江湖中的游子仍未归来,昔日失羊的笑声仿佛在嘲讽那些无知之人。清晨和傍晚在强壮的山下,诗人准备购买春天的蓑衣与小牛。

注释:

  • 扣角:指的是用手轻扣帽子边缘,表示一种兴奋和自信的姿态。
  • 道书:指道教的经典书籍,象征着哲学和人生的道理。
  • 羡鱼痴计:比喻痴迷于虚幻的事物,不能自拔。
  • 溪光如玉:形容溪水清澈透明,像美玉一样光亮。
  • 亡羊笑臧谷:意指失去的东西还在继续嘲笑那些无知的人。
  • 早上、晚上:指一天的时间,强调生活的日常和自然的循环。
  • 春蓑黄犊:春天的蓑衣与小牛,象征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反映人们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之美,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好事近 题前溪散牧图》这首诗以优美的景象和哲理的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扣角发高歌”传达了诗人兴奋的心情,似乎是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感受。接下来的“谁把道书同读”则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人生的真谛。

“不作羡鱼痴计”一句,表明诗人不愿陷入对他人生活的羡慕之中,而是选择欣赏眼前的美景。“溪光如玉”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清澈溪水的美丽,令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江湖犹是未归人”,则道出了游子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亡羊笑臧谷”一句,富有哲理的意味,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警惕那些盲目的选择与行为。最后两句“早晚上彊山下,买春蓑黄犊”则描绘了诗人平和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扣角发高歌:诗人以“扣角”形象化表达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似乎在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快乐。
  2. 谁把道书同读: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渴望与人分享对人生道理的探讨。
  3. 不作羡鱼痴计:强调不应沉迷于他人的生活,而是要关注自身。
  4. 对溪光如玉:用美丽的意象描绘自然,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5. 江湖犹是未归人:表现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达无归的孤独。
  6. 亡羊笑臧谷:借用古典典故,警示人们要谨慎选择,反思过往的错误。
  7. 早晚上彊山下: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展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8. 买春蓑黄犊:象征希望与生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玉”,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早晚上彊山下”,体现了工整的对仗工艺。
  • 典故:运用了“亡羊笑臧谷”的典故,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安详的生活态度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光: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好,寓意心灵的宁静。
  • 道书:代表人生哲理与智慧的追求。
  • 亡羊:象征过去的失误与教训,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春蓑黄犊:生命的希望与活力,象征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书”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经典
    B. 科学书籍
    C. 诗集
    D. 小说

  2. “溪光如玉”中的“玉”形容的是? A. 颜色
    B. 形状
    C. 透明度与美丽
    D. 硬度

  3. “亡羊笑臧谷”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失去的东西值得懷念
    B. 警惕错误的选择
    C. 归属感的渴望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朱祖谋的《好事近 题前溪散牧图》相比,柳宗元的《江雪》同样以自然为题材,但更侧重于孤独与冷清的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