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时间: 2025-01-17 10:14:11

微雨酿春寒,重理熏篝针帖。

帘外柳烟轻漾,是相逢时节。

柳丝依旧碧于烟,衣上旧香灭。

却怪金笼鹦鹉,替人前饶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作者: 汪东 〔清代〕
微雨酿春寒,重理熏篝针帖。
帘外柳烟轻漾,是相逢时节。
柳丝依旧碧于烟,衣上旧香灭。
却怪金笼鹦鹉,替人前饶舌。

白话文翻译:

微微细雨酿成了春天的寒意,重新整理着熏香的篝火和针帖。
帘外柳树的烟雾轻轻摇曳,正是相逢的时节。
柳丝依然比烟雾更加碧绿,衣衫上的旧香气已然消散。
唯独怪那金笼中的鹦鹉,替人喋喋不休地说话。

注释:

  • :酿造,指由微雨造成的春寒。
  • 重理:重新整理,指调整心情或环境。
  • 熏篝:指用香料熏制的篝火,营造温暖的氛围。
  • 柳烟: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烟雾般轻盈。
  • :青绿色,形容柳丝的颜色。
  • 旧香灭:指曾经的香气已经消失。
  • 金笼鹦鹉:指被关在金笼中的鹦鹉,象征被束缚的自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金笼鹦鹉”,可以引申为被束缚的智慧,表达了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鹦鹉常被视为模仿人类语言的动物,象征着言语的空洞和无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具有一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好事近》写于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细雨中感受到春寒的味道,表达了对相逢时节的期待与感慨,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交融。

诗歌鉴赏:

《好事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细雨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微雨、柳烟、旧香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春寒料峭的气息和对相逢时节的期待。诗的开头以“微雨酿春寒”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通过“重理熏篝针帖”展现出一种重新整理心情的状态。
在“帘外柳烟轻漾”中,诗人把柳树的轻盈与春天的气息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受到春的生机。随后,诗人提到“衣上旧香灭”,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旧事的消散,令人感到些许的惆怅与无奈。最后一句“却怪金笼鹦鹉,替人前饶舌”则引入了一个幽默的意象,似乎在反映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汪东清新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雨酿春寒:微微细雨让春天的寒意更加浓重。
  2. 重理熏篝针帖:整理篝火与香料,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3. 帘外柳烟轻漾:帘子外的柳树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秘密。
  4. 是相逢时节:暗示这是一个适合相逢的时节。
  5. 柳丝依旧碧于烟:柳丝的颜色依旧比烟雾更绿,更生机勃勃。
  6. 衣上旧香灭:曾经的香气已经消散,暗示时间的流逝。
  7. 却怪金笼鹦鹉:感叹被关在金笼中的鹦鹉,喋喋不休,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寒比作微雨,体现春天的气候特点。
  • 拟人:柳烟轻漾,仿佛在轻声诉说,让自然充满生机。
  • 对仗:如“旧香灭”与“新情生”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比和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人生的感慨,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多变。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雨: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细腻,预示着新的生机。
  • 柳烟:象征青春与生命的轻盈,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旧香:代表过去的美好记忆,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珍贵。
  • 金笼鹦鹉:象征被束缚的自由,反映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笼鹦鹉”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被束缚的智慧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微雨酿春寒”反映了__的气候特点。
    答案:春天

  3. 判断题:诗人通过“衣上旧香灭”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汪东《好事近》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描写了春天的美好,但汪东更侧重于春寒带来的感触,而李清照则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汪东与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