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冬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白话文翻译:
冬冬的枌榆树下,坎坎的桑竹野外。
这并非是讲究均衡的音乐,
而是想要淡薄的雅致。
侯家正在演奏新曲,
看这情景又何必感到失落呢?
不如跟着小孩们一起玩耍,
我也可以把锄头拿起来。
注释:
- 枌榆:一种树木,常用作社日的祭祀之用。
- 坎坎:形容声音清脆的样子。
- 桑竹:桑树和竹子,常见的乡间植物。
- 均度:指音乐的和谐、均衡。
- 豳雅:指《豳风》的雅韵,含有古代雅乐的意思。
- 侯家:指的是某个家族,可能是有名望的贵族或文人。
- 赭:指红色,常用来形容不如意的情绪或状态。
- 耒:指农具,用于耕作。
典故解析:
“社日”是古代中国民间的一个节日,通常用于祭祀土地神,象征着农耕文化的重视。诗中提到的社鼓则是社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代表了欢乐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云溪,宋代诗人,著名的田园诗派代表,作品以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见长。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生活,常与自然相融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社日,诗人通过描绘社日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社日的活动充满了欢乐和活力,诗人选择在这样的节日中进行创作,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社日”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乡村活动,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与和谐。开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社日庆典的场景,枌榆和桑竹的搭配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接着,诗人转向对音乐的思考,指出音乐并非单纯追求和谐,而是希望能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情趣。在面对侯家演奏的新曲时,诗人并不感到失落,反而选择与孩子们一起嬉戏,显得洒脱自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淡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界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对社日的描绘,方岳不仅传达了节日的欢乐,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充满了哲理的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冬枌榆社:描绘社日的场景,音响清脆,氛围热烈。
- 坎坎桑竹野:桑竹的生长状况,彰显自然的生机。
- 初非有均度:强调音乐的多样性,反对单一标准。
- 意欲薄豳雅:表达对淡雅情趣的追求。
- 侯家按新声:提到侯家演奏新曲,反映时代的变化。
- 视此宁勿赭:对比社日的欢乐,反映诗人的豁达心态。
- 且从群儿嬉:选择与孩子们玩乐,体现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 吾耒已可把:表达诗人对生活的参与与投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社日的热闹比作自然的音响。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社日的欢乐场景,传达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枌榆、桑竹:象征自然与乡村生活。
- 社鼓:代表节日的欢愉,体现民间文化。
- 儿童嬉戏:象征纯真与快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社日”是指什么? A. 农耕节
B. 祭祀节
C. 传统节日
D. 以上皆是 -
诗人选择与谁一起嬉耍? A. 大人
B. 孩子
C. 朋友
D. 自己 -
诗中“意欲薄豳雅”意指什么? A. 追求和谐
B. 追求淡雅
C. 追求热闹
D. 追求奢华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社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社日的节日氛围。
- 《田园乐》:王维的田园诗,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方岳的《社鼓》与白居易的《社日》可以进行比较,前者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后者则更加侧重于节日的热闹场面。两者都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特点,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综合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