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爱山居好,红稠处处花。
云粘居士屩,藤覆野人家。
入馔春烧笋,分灯夜作茶。
无人共襟抱,烟雨话桑麻。
白话文翻译:
我喜爱山中的生活,这里到处盛开着鲜艳的花朵。
云彩缠绕着隐士的鞋子,藤蔓覆盖着乡村人的家。
春天的美味是用竹笋烹饪的,晚上分着灯光喝茶。
无人共享我内心的情怀,只有烟雨中与大自然谈论桑树和麻草。
注释:
- 山居:指在山中居住,通常指隐士或远离喧嚣的生活。
- 红稠:鲜艳的花朵繁茂。
- 云粘:云彩如同粘附在地面,形象地描绘出山中氛围。
- 居士:隐士或修道者。
- 馔:美味的食物。
- 烧笋:用火烹煮竹笋。
- 分灯:一起围坐在灯下。
- 襟抱:内心的情感和抱负。
- 桑麻:指桑树和麻草,象征农村生活的朴实。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居士”和“野人家”,反映了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影响,隐士通常追求一种与世隔绝、淡泊明志的生活方式。桑麻则是传统农村的经济作物,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方岳隐居山中时,描绘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在《山居十首》中的第二首,方岳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与宁静。首句“我爱山居好,红稠处处花”直接道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鲜艳的花朵仿佛在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用“云粘居士屩,藤覆野人家”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居图,云雾缭绕,藤蔓交错,展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入馔春烧笋,分灯夜作茶”则表现了山居生活中的简单而美好的日常。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他在春天时享用竹笋的情景,再到与友人共聚的温馨夜晚,透出一种温情的家居氛围。最后两句“无人共襟抱,烟雨话桑麻”则传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中,但缺少伴侣分享内心的情感,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爱山居好: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
- 红稠处处花:描绘了山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生机盎然。
- 云粘居士屩:云彩缠绕在隐士的鞋子上,表现出一种隐士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藤覆野人家:藤蔓覆盖了乡村人的家,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 入馔春烧笋:春天的美味,突出了山居生活的简单与恬淡。
- 分灯夜作茶:夜晚分享灯下的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 无人共襟抱:表达了内心情感的孤独,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
- 烟雨话桑麻:在烟雨中与自然对话,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彩如同粘附在地面,形象生动。
- 拟人:云和藤蔓仿佛有生命,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
- 对仗:如“入馔春烧笋,分灯夜作茶”,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却又感受到一丝孤独,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居:象征隐逸生活,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花: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春天的美好。
- 云:象征着恬静与梦幻,与隐士的生活相呼应。
- 藤:象征自然的包容与温暖。
- 茶:代表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态度是: A. 讨厌
B. 喜爱
C. 无所谓
D. 忽视 -
“云粘居士屩”中的“云”主要象征什么? A. 压力
B. 孤独
C. 自然的和谐
D. 纷争 -
诗中提到的“无人共襟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满足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与隐士生活。
诗词对比:
- 方岳的《山居十首》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方岳更侧重于生活细节的描写,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山水的壮美和内心的情感。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隐逸生活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多样性与共通性,体现出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山居十首 其二》的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