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8 03:0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片帆遥指,秋容如画,绿波频舣。正群推制锦无双,况梦笔生花,赋情闲丽。曾到蓬莱候雉尾,春移庭陛。把荷衣换了玉裤,听歌又夸仙吏。尊前且探箧笥,数流传今古,南梦遗事。回首见一点湘烟,好添与江郎,几多诗意。长途渺渺,喜结伴丛兰芳芷。但惆怅,竹西人远,暗挥别泪。
白话文翻译
一片小帆远远指向那秋天的美景,秋色如画,绿波荡漾,船只频频停泊。正当大家一同欣赏这无与伦比的锦绣时,梦中的笔墨化作花朵,赋予情感轻松而美丽。我曾到过蓬莱,等候那雉鸟的尾巴,春天已经悄然移至庭前。换上了荷叶做的衣服,穿上了美丽的玉裤,听着歌声又夸赞那仙人的风采。在酒杯前,我打开了箱子,数着那些流传今古的故事,南方的梦境遗留下的往事。回头望见一缕湘江烟雾,想要与江郎分享,心中充满了诗意。漫长的旅途渺渺无尽,欣喜地与丛中的兰花和芳草结伴而行。然而却感到惆怅,竹西的朋友远在天边,只能暗自挥泪告别。
注释
- 片帆:小船。
- 遥指:远远地指向。
- 群推制锦无双:大家共同欣赏无与伦比的美景。
- 梦笔生花:梦中写作,笔下生花,形容才思敏捷。
- 蓬莱:传说中仙境的地方。
- 雉尾:雉鸟的尾巴,象征美丽。
- 荷衣:用荷叶做的衣服,象征清新。
- 玉裤:美丽的裤子,象征高贵。
- 箧笥:箱子,古代用来存放文物的器具。
- 湘烟:湘江的烟雾,象征故乡的思念。
- 竹西:指竹林西边,象征远方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其诗风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游历之际,感慨自然美景与人事变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解连环三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如画的美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诗的开头,"片帆遥指,秋容如画,绿波频舣",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水乡图,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欣赏。接着,诗人用“梦笔生花”来表达自己的才情与灵感,似乎在暗示创作的轻松与自如。
而后,诗人提到“蓬莱候雉尾”,这不仅是对美好仙境的向往,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故人的思念,“长途渺渺,喜结伴丛兰芳芷”,展现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一句“竹西人远,暗挥别泪”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依依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事的深切感悟,展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细腻与婉约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片帆遥指:描绘远方小船的景象,给人以悠远的感觉。
- 秋容如画:秋天的景色如同画作,形象生动。
- 绿波频舣:绿水荡漾,小船频频靠岸,生动形象。
- 正群推制锦无双:众人共同欣赏美景,感受到团体的和谐与美好。
- 况梦笔生花:强调诗人的创作灵感与才情。
- 曾到蓬莱候雉尾:表达对仙境的向往,渴望美好生活。
- 把荷衣换了玉裤:描绘换装后的美丽,象征变化与新生。
- 听歌又夸仙吏:享受音乐,并赞美仙人的风采,体现生活的乐趣。
- 尊前且探箧笥:在酒桌前打开箱子,回顾流传的故事。
- 回首见一点湘烟:回头看到故乡的烟雾,象征思乡之情。
- 长途渺渺:感叹旅途遥远。
- 但惆怅,竹西人远,暗挥别泪: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笔生花”,用梦境的笔触比喻创作灵感。
- 排比:诗中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对仗:如“绿波频舣,秋容如画”,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片帆:象征自由与远方。
- 秋容:象征成熟与丰收。
- 绿波:象征生命与希望。
- 蓬莱:象征理想与美好。
- 湘烟:象征故乡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片帆遥指”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秋天的美景
B. 远方的小船
C. 仙境的景象
答案:B -
“梦笔生花”表达的是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创作的灵感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B -
诗中提到“竹西人远,暗挥别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史承谦与李白的作品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史承谦则显得细腻温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