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冬柳》
时间: 2025-01-09 00:38: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连环•冬柳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露条曾折。嗟驹光过隙,灞桥将雪。
算未减张绪风流,睹前岸柳容,冻荑疑发。
自剪花幡,效唐苑括春芳节。
有蔫红病绿,宛转向人,宝带新结。
歌骊酒怀已怯。况惊飙夜急,寒水朝咽。
酿怨色斜日归鸦,想三起三眠,怎忍轻绝。
断角声中,旧梦绕龙池天阔。
千黄金蘸波嫩缕,驻云送月。
白话文翻译:
露水中的柳条曾经折断。感叹那马儿的光影在缝隙中闪过,灞桥上将要下雪。
算起来未曾减少的张扬风流,看到前岸的柳树姿容,冻得的芽儿似乎快要发芽。
自剪下花幡,效仿唐代园中庆祝春芳节的情景。
有些枯萎的红花和生病的绿叶,缠绵地向人倾诉,像新结的宝带。
歌声和美酒的怀念已然害怕。况且狂风急促,寒水清晨也在咽喉处流淌。
酿成的怨恨在斜阳归鸦时分,想起三次醒来三次入梦,怎能轻易绝望。
在断角的声响中,旧梦在龙池的广阔天空中徘徊。
千金的黄金在波光中浸染着嫩缕,云彩停驻送走明月。
注释:
- 露条:指柳条上沾着露水的柔条。
- 嗟:感叹,叹息。
- 张绪:张扬的风采、情绪。
- 冻荑:指被冻住的芽。
- 花幡:花旗,古代的花饰。
- 唐苑:唐代的花园。
- 歌骊酒:骊歌与美酒,形容欢乐的饮宴场景。
- 寒水朝咽:指清晨寒冷的水在流淌时的样子。
- 断角声:指古乐器声,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匪石,清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生卒年不详,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季,诗人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写冬天的柳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诗歌鉴赏:
《解连环•冬柳》以冬天的柳树为主题,展现了凛冽寒冬中的生命力和诗人的细腻情感。诗中通过“露条曾折”的意象,传达出一丝脆弱而又坚韧的生命状态,仿佛在诉说着经历过风霜的柳条仍在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接着,诗人通过“嗟驹光过隙”的感叹,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的中段“自剪花幡,效唐苑括春芳节”,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唐代的春芳节是一个欢庆春天的节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紧接着“有蔫红病绿”,又将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凋零相对比,体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整首诗在描绘中融合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悟。通过“千黄金蘸波嫩缕,驻云送月”的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条曾折:开篇以柳条作引,暗示生命的脆弱。
- 嗟驹光过隙:以马的光影表达时光的流逝。
- 灞桥将雪:预示冬季的来临,以及自然的变化。
- 算未减张绪风流:提到尽管环境恶劣,但生命的风采仍在。
- 睹前岸柳容:描绘柳树的姿态,象征生命的韧性。
- 冻荑疑发:暗示春天的希望即将来临。
- 自剪花幡,效唐苑括春芳节:借唐代春芳节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渴望。
- 有蔫红病绿:展示现实的残酷,与期待的美好形成对比。
- 宛转向人,宝带新结: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草以情感。
- 歌骊酒怀已怯:表达对过去欢乐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
- 况惊飙夜急,寒水朝咽:描绘寒冷的自然环境,增加了诗的逼仄感。
- 酿怨色斜日归鸦:在夕阳下,感受到一种怨恨的情绪。
- 想三起三眠,怎忍轻绝:对梦境的追忆,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
- 断角声中,旧梦绕龙池天阔:在古乐声中,旧梦萦绕,展现对过去的缅怀。
- 千黄金蘸波嫩缕,驻云送月:结尾以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生命的象征,表现生命的脆弱。
- 拟人:通过“花幡向人倾诉”,赋予植物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生命、柔韧和春天的希望。
- 雪:代表冬天的寒冷和凋零。
- 红花绿叶:表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酒:象征欢乐与怀念。
- 曲水:象征流逝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唐苑括春芳节”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过去的追忆 -
填空题:诗中通过“____”来比喻生命的脆弱。
-
判断题:诗中“千黄金蘸波嫩缕”象征着对未来的绝望。
(对/错)
答案:
- B
- 柳条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匪石的《冬柳》更多地体现了对生命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后者通过柳树的形象表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而前者则侧重于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两者虽题材不同,但均在各自的环境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