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时间: 2025-01-01 15:20:34

池苑清阴欲就。

还傍送春时候。

眼中人去难欢偶。

谁共一杯芳酒。

朱阑碧砌皆如旧。

记携手。

有情不管别离久。

情在相逢终有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池苑清阴欲就。
还傍送春时候。
眼中人去难欢偶。
谁共一杯芳酒。
朱阑碧砌皆如旧。
记携手。
有情不管别离久。
情在相逢终有期。

白话文翻译:

在池苑的清阴中,我想要靠近。
依旧伴随着春天的时光。
眼中所爱的人远去,难以欢聚。
谁能和我共饮一杯芳香的美酒?
朱色的栏杆和碧色的台阶依旧如昔。
我记得曾携手同行。
有情之人不在乎离别的时间。
情感在相逢中终究会再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阴:清凉的阴影,指池苑中的阴凉环境。
  • 送春:送别春天,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 欢偶:欢聚的机会,偶然的相聚。
  • 朱阑碧砌:朱色的栏杆和碧色的台阶,描绘园林的美丽景色。
  • 携手:手牵手,表示亲密的情感。
  • 有情:有感情的人,指恋人或朋友。
  • 别离久:长时间的分离。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词人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尤其是对离别与重逢的感慨,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0年),字叔原,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细腻,语言优美,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常以柔美的意象和清新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秋季,正值春去秋来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池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借助清阴的池苑景致,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词的开头“池苑清阴欲就”,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清凉的阴影中暗含着思念的情绪。随着“还傍送春时候”的句子,春天的流逝似乎加重了内心的孤独感。

“眼中人去难欢偶”一语,表达了对爱人离去后的苦涩,眼前的景色虽然如旧,却无法再现曾经的欢聚时光。“谁共一杯芳酒”中的“芳酒”,不仅是对美酒的渴望,更是对共享美好时光的期盼。接下来的“朱阑碧砌皆如旧”,则通过回忆重现了过去的美好,反衬出如今的寂寞。

最后的“情在相逢终有期”,则给予了希望,让整首词在惆怅中又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词人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对爱情的真挚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暖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苑清阴欲就:在清凉的池苑阴影中,我想要靠近。
  2. 还傍送春时候:依旧伴随着春天的时光,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3. 眼中人去难欢偶:心爱的人离去,难以欢聚,表达了孤独感。
  4. 谁共一杯芳酒:渴望与人共饮,感受那份温暖。
  5. 朱阑碧砌皆如旧:景物依旧,回忆如旧,反衬当下的寂寞。
  6. 记携手:回忆起曾经的亲密时光。
  7. 有情不管别离久:有情之人不在乎长时间的别离。
  8. 情在相逢终有期:情感在相逢中终究会再次相见,给予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阴比作心灵的宁静,表现细腻的情感。
  • 对仗:如“朱阑碧砌”形成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情感的描写让无形的“情”具有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离别与重逢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池苑:象征宁静与美好,承载着回忆与情感。
  2. 清阴:代表清凉的气氛,暗示思念的心境。
  3. 芳酒:象征欢聚的时刻与美好的情感。
  4. 朱阑碧砌:描绘出园林的美丽,映衬着人情的变迁。
  5. 携手:象征亲密关系,传达深厚的感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池苑清阴欲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重逢
    B. 对离别的惆怅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酒的渴求

  2. “朱阑碧砌皆如旧”中的“如旧”意味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回忆的美好
    C. 感情的淡漠
    D. 风景的变化

  3. 诗中提到的“情在相逢终有期”表达了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 柳永的《雨霖铃》:描写了离别的愁苦与重聚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晏几道《秋蕊香》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词均表达了对时光和情感的细腻思考,晏几道更倾向于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