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
诗话半窗日,禅机万竹风。
悠然相契处,付与不言中。
长揖出门去,水流云外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意境界,诗人和一位僧人面对面交谈,窗外的阳光照在半开的窗户上,竹林间的风声传来禅机的启示。两人心灵相通,默契无言。最后,诗人长揖告别,走出寺门,感受到水流与云朵的辽阔空灵。
注释:
- 似雪:形容白色的雪,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窦西麓:指的是某个山的西麓,地点名。
- 庵僧:指在庵堂里的僧人。
- 昂蒙:僧人的名字,意为高尚而朦胧。
- 禅机:指禅宗的机缘和悟道的机会。
- 悠然:形容一种安闲自在的状态。
- 长揖:深深作揖,表示尊敬或告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禅意,作品多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气质,常与自然相融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庵僧相识之际,或许是在一个禅意盎然的下午,诗人与僧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表达了对生活与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单而富有禅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默契与心灵的契合。诗的开头“诗话半窗日”,描绘了温暖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入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禅机万竹风”,则通过自然的声音传递出禅宗的智慧,表现出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宁静。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平淡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哲理,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一种简约之美。最后两句“长揖出门去,水流云外空”,带着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描绘出一位名叫昂蒙纯的僧人,位于雪窦山的西麓,暗示出其清高的品格。
- 诗话半窗日:诗人与僧人在窗前交谈,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说明环境的温暖与和谐。
- 禅机万竹风:竹林间的风声,传递出禅宗的智慧,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氛围。
- 悠然相契处:两人之间的心灵默契,表明一种深刻的连接。
- 付与不言中:强调无言的交流,超越了语言的局限。
- 长揖出门去:告别的姿态,表现出对僧人的尊重。
- 水流云外空: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思。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禅机万竹风”)、对仗(“悠然相契处,付与不言中”)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温暖、希望与启蒙。
- 竹林:代表着坚韧与清高,寓意修身养性。
- 水流云外: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昂蒙”指的是: A. 一位僧人的名字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情感 -
“悠然相契处”中的“悠然”意为: A. 紧张
B. 忙碌
C. 安闲 -
诗的最后一句“水流云外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自然的向往与超脱
C. 对繁华的追求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著的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宁静的心境,但陈著的作品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契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自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