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保持本性,始终如一,专心致志,不分心。这样又何必担心,不能达到古人的境界呢?
注释:
- 成性:保持本性。
- 存存: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 用志不分:专心致志,不分心。
- 古人:指古代的贤人或圣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保持本性和专心致志的重视,以及对达到古人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他本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思考人生和道德修养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四个短句传达了作者对保持本性和专心致志的重视。首句“成性存存”强调了保持本性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高尚境界的基础。第二句“用志不分”进一步指出,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后两句“又何患乎,不到古人”则表达了作者对达到古人境界的信心和期待,认为只要坚持本性和专心致志,就能达到古人的高尚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理学思想和诗歌风格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成性存存”:这句强调了保持本性的重要性,认为本性的保持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 “用志不分”:这句指出专心致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分心,才能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
- “又何患乎”:这句表达了作者的自信,认为只要坚持本性和专心致志,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 “不到古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达到古人境界的向往和信心,认为通过坚持本性和专心致志,可以达到古人的高尚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成性存存”与“用志不分”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 比喻:虽然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古人”这一意象,作者隐喻了高尚的道德境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保持本性和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以及对达到古人高尚境界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作者传达了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古人”:这一意象代表了高尚的道德境界和理想的人格,是作者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 诗中提到的“古人”指的是: A. 古代的普通人 B. 古代的贤人或圣人 C. 古代的文人 D. 古代的官员
- 诗中强调的“用志不分”意味着: A. 专心致志 B. 分散注意力 C. 随意而为 D. 无所事事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伊川击壤集》等,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和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进行对比,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邵雍的诗则更注重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邵雍集》、《宋诗选注》等,这些书籍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和相关研究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诗歌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