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鹎鵊》

时间: 2025-01-08 23:56:17

纸窗未白烛微明,鹎鵊枝头一两声。

却忆去年桃李后,淮阳旅舍听残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鹎鵊 张耒 〔宋代〕 纸窗未白烛微明,鹎鵊枝头一两声。却忆去年桃李后,淮阳旅舍听残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纸窗还未完全透亮,烛光微微闪烁,鹎鵊鸟在枝头发出一两声鸣叫。这让我回想起去年桃李花落之后,在淮阳的旅舍里听着夜深人静的更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 鹎鵊:一种鸟,鸣声清脆。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这里泛指春天花开的景象。
  • 淮阳:地名,今河南省淮阳县。
  • 旅舍:旅馆,客栈。
  • 残更:夜深人静时的更声。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旅居淮阳时,通过对清晨鹎鵊鸟鸣的描写,勾起了对去年春天桃李花落时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旅途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静谧为背景,通过鹎鵊鸟的鸣叫声,巧妙地勾起了诗人对去年春天桃李花落时节的回忆。诗中“纸窗未白烛微明”一句,描绘了清晨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鹎鵊枝头一两声”则通过鸟鸣的描写,增添了生机与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两句“却忆去年桃李后,淮阳旅舍听残更”,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纸窗未白烛微明:描绘清晨的朦胧景象,纸窗还未完全透亮,烛光微微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鹎鵊枝头一两声:通过鹎鵊鸟的鸣叫声,增添了生机与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3. 却忆去年桃李后: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桃李花落时节的回忆。
  4. 淮阳旅舍听残更:表达了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夜深人静时更声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鹎鵊鸟的鸣叫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比:清晨的静谧与鸟鸣的生机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写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纸窗:象征着清晨的朦胧与宁静。
  • 烛微明:烛光的微弱闪烁,增添了诗的忧郁氛围。
  • 鹎鵊:鸟鸣的清脆,象征着生机与时间的流逝。
  • 桃李: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时光。
  • 残更:夜深人静时的更声,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纸窗未白烛微明”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傍晚 C. 深夜 D. 正午

  2. “鹎鵊枝头一两声”中的“鹎鵊”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淮阳旅舍”位于哪个地方? A. 河南省 B. 江苏省 C. 浙江省 D. 山东省

  4. “却忆去年桃李后”中的“桃李”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1. A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耒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