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藐视一籯金,独藏五车书。
高堂见古今,其乐亦只且。
以此燕子孙,吾谁数陶朱。
白话文翻译:
我轻视那一篓金子,独自珍藏五车书籍。
在高堂上看到古今的文化,其乐趣也只是暂时的。
以此传承给我的后代,谁能和陶朱相比呢?
注释:
- 藐视:轻视、看不起。
- 籯:篓子,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器具。
- 高堂:指高大的书房或书堂,象征读书的环境。
- 古今:古代与现代。
- 燕子孙:指后代子孙。
- 陶朱:陶朱公,指春秋时期的著名富翁,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汝砺,字子璧,号东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及表达个人情感,常对一切身外之物持有淡泊的态度。
创作背景:
《吴园杂咏十九首》是彭汝砺在其游览吴园时创作的一组诗,其中《书堂》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以及对金钱的轻视,体现了他对文化与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书堂》这首诗展现了彭汝砺对书籍的崇高地位以及他的人生哲学。诗的开头“藐视一籯金”直接表达了他对金钱的轻视,暗示了他认为物质财富无法与精神财富相比。接着“独藏五车书”则强调了书籍在他心中的珍贵地位,五车书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味着书籍的数量之多和价值之高。诗中提到的“高堂见古今”不仅是一个书房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思考,诗人从中体会到了一种暂时的快乐。最后一句“以此燕子孙,吾谁数陶朱”则把个人的精神追求与对后代的期望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种精神财富传承给后代的愿望。他希望后代能够继承这种文化的积累,而不是单纯追求物质的富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藐视一籯金:表明诗人对金钱的轻视,强调精神价值的高于物质。
- 独藏五车书:突出书籍的重要性,象征着诗人丰富的知识和内涵。
- 高堂见古今:描述了书房环境中的文化氛围,体现出古今交融的文化感受。
- 其乐亦只且:表达了对这种文化乐趣的短暂性,暗示人生的无常。
- 以此燕子孙:传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这种文化。
- 吾谁数陶朱:将自己与陶朱公相提并论,表达对富贵的轻视,强调精神的超越。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五车书”,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与丰富性。
- 对比:金与书的对比,突显物质与精神的不同价值。
- 象征:书籍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书籍和文化的珍贵,批判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提倡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象征财富、物质。
- 书:象征知识、文化、智慧。
- 高堂:象征读书的环境与文化氛围。
- 燕子孙:象征后代、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金钱的态度? A. 独藏五车书
B. 藐视一籯金
C. 高堂见古今
D. 吾谁数陶朱 -
诗中“高堂见古今”意指? A. 书房的装饰
B. 古今文化的融合
C. 诗人的居住环境
D. 书籍的数量 -
“陶朱”是指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商人
C. 一位富翁
D. 一位文人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彭汝砺的《书堂》与王维的《终南望余雪》均体现了对自然与文化的追求,但彭汝砺更侧重于书籍的价值,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大会: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