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06 06:32:3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踏莎行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灯月交光,笙簧递响。繁华依旧升平样。心期休卜紫姑神,文章曾照青藜杖。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暂还南国同邀赏。明年侍辇向端门,却瞻日表青霄上。
白话文翻译:
在灯光和月色交辉的夜晚,笙乐声此起彼伏,繁华的景象依然如旧,国家安宁繁盛。心中期盼不再向紫姑神卜卦,往昔的文章光辉照耀着青藜杖。歌声在梁尘中飘落,酒杯在波浪中摇晃。暂时还希望在南国共享欢宴。明年将侍奉皇帝出入端门,却只愿仰望高空的日头。
注释:
- 灯月交光:灯光与月光交辉映照,形容夜晚的美丽景象。
- 笙簧递响:笙和簧乐器的声音相互传递,形容音乐的悠扬。
- 紫姑神:指的是掌管女性命运的神祇,古人常通过卜卦来求得指引。
- 青藜杖:青藜是草本植物,诗中可能暗指作者的文学成就。
- 梁尘:指的是屋梁上的灰尘,象征岁月的流逝。
- 侍辇:侍奉皇帝的车驾,表示官职的荣耀。
- 日表青霄上:日头在高空中,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典故解析:
- 紫姑神:源于《楚辞》,提到的神灵,古代人相信通过占卜可以预测未来。
- 青藜杖:常用作文人的象征,指代诗人的文才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词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盛世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写夜晚美丽景象的词作,开篇即以“灯月交光”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机的夜色,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繁华的场景。接着,词人通过“笙簧递响”进一步渲染了氛围,音乐声和灯光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与安宁。
词中提到的“心期休卜紫姑神”,透出一种对命运的淡然与自信,词人不再依赖神明的指引,而是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创作与才华。这种思想在“文章曾照青藜杖”中得到了体现,表明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与骄傲。
在表达对生活的享受时,“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描绘了欢聚的场景,酒与歌的交融,展现出人们在繁华安宁中欢庆的状态。此外,词人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明年侍辇向端门”,表达了对未来官场生涯的向往与憧憬,却又不忘仰望高空日头,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比、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当下生活的赞美,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月交光: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
- 笙簧递响:音乐声环绕,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 繁华依旧升平样:描述国家繁荣与安泰的状态。
- 心期休卜紫姑神:表达对命运的自信,不再依赖占卜。
- 文章曾照青藜杖:回忆过去的成就,感慨于自己的才华。
- 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描绘欢聚的场景,酒歌相伴。
- 暂还南国同邀赏:寄望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
- 明年侍辇向端门:对未来的憧憬,期待更高的地位。
- 却瞻日表青霄上:向往理想,仰望光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歌落梁尘,酒摇鳞浪”,形成对称美。
- 比喻:用“青藜杖”象征诗人的文才与成就。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情感积极向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月:象征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 笙簧:代表音乐、欢乐的气氛。
- 紫姑神:象征命运与未知,反映出人对未来的思考。
- 青藜杖:象征诗人的才华与成就。
- 酒与歌:象征欢聚与享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紫姑神”是什么象征?
- A. 官职
- B. 命运
- C. 友情
- D. 财富
答案:B
-
填空题: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的与追求。 答案:向往,期待
-
判断题:诗中“歌落梁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生活的美好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更显女性的细腻与情感。
- 秦观《鹊桥仙》:同样是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却更多地融入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