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癸未秋社有怀故山)》

时间: 2025-01-06 07:09:23

送雁迎鸿,未寒时节,已凉天气。

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

欹眠梦到山中,共老幼、扶携笑喜。

桑枯影深,鸡豚香美,家家人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癸未秋社有怀故山)

送雁迎鸿,未寒时节,已凉天气。
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
欹眠梦到山中,共老幼扶携笑喜。
桑枯影深,鸡豚香美,家家人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虽然还未到寒冷的季节,但天气已显得凉爽。诗人提到自己用针线缝制衣物时感到疲倦,窗帘低垂,似乎感受到一种不同的情趣。梦中回到故乡的山中,与亲人们一同欢笑,老幼相扶,情景温馨。桑树的影子在深处,鸡鸣和猪肉的香味弥漫在每家每户,人们都沉醉在这美好的氛围中。

注释:

  • 送雁迎鸿:指送走大雁,迎来鸿雁,象征秋天的来临。
  • 未寒时节:指气温尚未寒冷的时节。
  • 帘帏:窗帘。
  • 欹眠:侧身而睡。
  • 桑枯影深:桑树已枯,影子深邃。
  • 鸡豚香美:鸡和猪肉的香味美好。
  • 家家人醉:每个家庭的人们都沉醉在美好的气氛中。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送雁迎鸿”体现了季节变迁的典故,常用于描写秋天的景象。同时,“家家人醉”反映了团聚的温馨情感,类似于古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无咎,宋代诗人,因其诗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癸未年秋社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温情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特征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交织在一起。开篇以“送雁迎鸿”引入秋天的氛围,勾勒出一种即将到来的寒冷气息,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温暖。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缝制衣物时的倦怠,表现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但通过“别般风味”,又透露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在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共享快乐时光,展现了一种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这种情感在“共老幼扶携笑喜”中达到了高潮,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以“家家人醉”收尾,意在强调那种普遍的幸福感,给人以温馨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秋季的描绘,又蕴含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送雁迎鸿:描绘秋天的到来,象征离别与团聚。
  2. 未寒时节,已凉天气:虽然还没有到寒冷的季节,但气温已经变凉,营造出一种渐入秋深的感觉。
  3. 针线倦拈,帘帏低卷:表现了诗人在生活琐事中的疲惫,窗帘低垂,似乎有些沉闷。
  4. 别般风味:即使如此,生活中仍然有独特的情趣和味道。
  5. 欹眠梦到山中:在梦中回到山乡,表现了对故乡的渴望。
  6. 共老幼扶携笑喜:描绘了家庭团聚的温馨场面,老人与幼儿相互扶持,欢声笑语。
  7. 桑枯影深,鸡豚香美: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丰收的美好气息。
  8. 家家人醉:每个家庭的人都沉醉在这样的幸福氛围中。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天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家庭温情的珍视,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鸿:象征离别与团聚。
  • 针线:生活的琐事与劳累。
  • 山中:故乡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亲情的向往。
  • 鸡、豚:乡村生活的富足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杨无咎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送雁迎鸿”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秋天的到来
    • C. 夏天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家家人醉”的意思是?

    • A. 每家人都在争吵
    • B. 每家人都很忙碌
    • C. 每家人都沉醉于幸福中
    • D. 每家人都在悲伤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无咎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杨无咎侧重于家庭温情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对兄弟的关切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无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