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
时间: 2025-01-01 15:3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卢子不须従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
二虫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
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
君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
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白话文翻译:
遇到人时想要寻找安乐的法门,首先要询问到处的道观。
卢子(卢照邻)不必以身世自恃,盖公(曹参)本就超越了他。
我羡慕你那经过三次火焰锻炼的美玉,笑我这干枯的桑树被八只蚕围困。
我仍然喜爱大江流淌的味道,因此应当在千里之外共饮清甘。
你没见到水中的虫子和马儿,步步都逆着流水。
大江东流日夜千里,这虫子却在这里蹦跳不已。
你难道没有见到那鷃鸟堆积在一起,随着风浪起伏?
随着风一去就不知道去向何方,逆风时又会落到蓬蒿中。
这两只虫子愚蠢与聪明都无法估量,江边的一笑却无人能够识得。
注释:
- 安安心法:寻求使内心安宁的法门。
- 问道庵:询问道教的庙宇。
- 卢子:指卢照邻,一位著名的诗人。
- 盖公:指曹参,汉代的名将和贤人。
- 美玉经三火:指经历三次考验的美玉,象征经过磨炼的美好品质。
- 枯桑困八蚕:形容自身的困境。
- 千里共清甘:虽然相隔千里,仍能共享甘泉的美好。
- 二虫:比喻两种虫子,象征愚蠢和聪明。
- 水马儿:水中虫子和马,暗喻漂浮不定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与朋友子由交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在诗中,苏轼通过对比和象征,探讨了人生的安宁、磨炼与智慧。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从开篇的“逢人欲觅安心法”到结尾的“江边一笑无人识”,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诗中提到的“问道庵”和“卢子”、“盖公”,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通过“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诗人自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欣赏和羡慕,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中提到的“大江”象征着人生的长河,不论身处何境,依旧可以共享同样的清甘,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淡然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用“二虫”作比,既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也暗示了智慧与愚笨的辩证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逢人欲觅安心法:在与人交往时,总想寻找让心灵安静的法门。
- 到处先为问道庵:首先在各处问询道教的庙宇。
- 卢子不须従若士:卢子(卢照邻)不必以身世自恃。
- 盖公当自过曹参:盖公(曹参)本就超越了他,意在强调内在的修养比外在的地位更重要。
- 羡君美玉经三火:羡慕你那经过三次锻炼的美玉。
- 笑我枯桑困八蚕:嘲笑我这干枯的桑树被八只蚕围困,表现自嘲。
- 犹喜大江同一味:仍然喜爱大江流淌的味道。
- 故应千里共清甘:因此应当在千里之外共享甘泉。
- 二虫君不见水马儿:你没见到水中的虫子和马儿。
- 大江东流日千里:大江东流日夜千里。
- 此虫趯趯长在此:这虫子却在这里蹦跳不已,象征着生命的坚持。
- 君不见鷃滥堆:你难道没有见到那鷃鸟堆积在一起。
- 决起随冲风:随着风浪起伏。
- 随风一去宿何许:随着风一去就不知道去向何方。
- 逆风还落蓬蒿中:逆风时又会落到蓬蒿中。
- 二虫愚智俱莫测:这两只虫子愚蠢与聪明都无法估量。
- 江边一笑无人识:江边的一笑却无人能够识得,表达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大江,虫子象征不同的人生境遇。
- 对仗: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通过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虫子和鸟的描写,赋予它们人的特性,增强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生的追求、安宁与智慧的探讨。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江:象征着生命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
- 美玉:象征着经过磨炼的优秀品质。
- 枯桑:象征着失去生机、困境中的自我。
- 虫子: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智慧的不可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卢子”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卢照邻
C. 曹操
D. 杜甫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美玉经三火”是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中“二虫”象征了愚蠢与聪明的对立关系。(对/错)
答案:
- B
- 经过磨炼的优秀品质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的另一首名作,探讨人生的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各有千秋,苏轼的诗更为理性、哲理性强,而李白的作品则多激情与豪放,表现出不同的诗歌特质。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文学史》
- 《宋代诗词研究》